只听「咔」的一声,拱管稳稳地套接在了地锚之上。
短短半天时间,一个由10个巨大拱形组成的,充满了现代感的温室骨架,就拔地而起了!
林予安拿出更多的连接件和直管,他又用连接件,在拱架的顶部中心线,以及两侧肩膀的位置。
安装了三根长达10.8米的纵向檩条,将所有的拱管连接成一个极其稳固的整体。
骨架完成后,林予安用木材,快速地制作了温室南北两侧的端墙框架。
并在其中预留出门和两个可以手动开合的通风窗的位置。
最后,便是最关键的封膜,他拿出了那卷巨大的规格为,宽14米、长15米,的农用大棚塑料膜。
在斯坦的帮助下,将巨大的薄膜,完整地覆盖在整个金属骨架之上。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然后用了专业的压膜槽和压膜卡簧,将薄膜铺好后,拉紧,再用波浪形的钢丝卡簧,将薄膜卡进槽里。
用这种方法,薄膜绷得非常紧,像一面鼓,能抵抗每小时八十公里以上的强风。
而且到了冬天,也可以很方便地再加一层膜,形成双层保温结构。
短短三天时间,一座充满现代感的温室大棚,就奇迹般地矗立在了这片荒野之上!
林予安又花了一天时间,在温室内部完善了高架苗床和滴灌系统,并将所有之前培育的菜苗都移栽了进去。
看着这片刚刚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菜园,林予安没有过多停留。
他的目光,转向了营地另一侧那座更加庞大的挑战,那座由一百二十棵巨大原木堆积而成的「白木山」。
混凝土养护期还剩下十六七天,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开始对这些木材进行初步的预处理。
在日常完成了对混凝土桩柱的例行喷水养护后,林予安走向了那台已经组装好的可携式带锯机。
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将一根直径约35厘米、长约8米的墙体原木,从巨大的木材堆上,运送到带锯机的轨道旁。
徐工XC760K装载机,换上抓钩附件,巨大的机械抓钩,轻松地将这根重达数百公斤的原木抓起,然后稳稳地放置在带锯机的待料区。
接下来,将原木滚动到带锯机的轨道上,并用机器自带的夹具将其牢牢固定。
他用手在原木的横截面上比划著名:「我的目标是把它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削平,让它拥有两个绝对平行的接触面,为后续的墙体堆迭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