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岸边折来一根细长而坚韧的柳树枝,将一端削尖,将树枝轻轻地探入缝隙,精准地刺入海螺用来移动的足部肌肉。
海螺受痛,吸盘瞬间松开,他轻轻一勾,一只完整的海螺就被带了出来!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黄金窗口期里,他采集了近二十公斤重的大贻贝,几十只帽贝和一小捧海螺。
采集了大量的贝类后,如何长时间保存它们,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林予安没有选择将它们一次性煮熟,他决定为自己建立一个「活体海鲜暂养池」用来放更多的贻贝。
他必须抓紧时间趁着海岸线还没有封冻,储存大量的贻贝。
他背着沉重的收获,在自己的庇护所附近的海岸边,仔细地搜寻,最终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地点。
一个由三块巨大礁石天然围成的、面积约三四平方米、底部相对平坦的大型潮汐池。
他指着这个潮汐池,对镜头详细地解释他的计划:「看这里,这个池子,在涨潮时,会被新鲜的海水完全淹没。」
「但在退潮时,因为地势的原因,池底依然能保持近半米深的水位。这是一个完美的天然的暂养池。」
他指向池子朝向大海的那个宽阔的缺口:「但是,它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这个缺口太大了,退潮时水流会在这里形成一股急流,足以把我放进去的所有存货,全部冲回大海!所以,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些改造。」
他放下背包,开始了另一项工程。
他从岸边更高处,搬来一些中等大小形状各异的石块,像砌墙一样,先在缺口处铺设一层最大的稳固基石,深深地嵌入沙砾中。
然后再将小一些的石头,犬牙交错地、紧密地垒在上面。
他砌得极其用心,不断地调换石块的位置,寻找最佳的咬合角度,并用更小的石子和海滩上的砾石,将所有大的缝隙都塞得严严实实。
最终,一座坚固的,只在底部留了一些细小缝隙用于内外海水流通,但又能有效阻挡贝类逃脱的简易石坝,就此成型。
「这个石坝,能保证在退潮时,池子里的水不会完全流干,水位能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深度。」
「同时,它也能防止我们放进去的存货,被水流冲走。」
做完这一切,他将今天采集的大部分活贻贝和海螺,投放到了这个被他改造过的天然潮汐池里。
他看着那些在池底重新找到附着点、并开始缓缓移动的贝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