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着镜头解释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阻止热量过快地向空气中散失。」
「这层泥土就像一个保温盖,能将木炭的余热,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缓慢而又持续地向下方和四周的土壤深处传导,这比直接用明火烘烤的效率要高得多。」
做完这一切,他才终于得以坐下来休息。
他从背包里拿出矿泉水瓶,大口地喝着水,感受着那座土窑散发出的阵阵热浪。
大概一个半小时以后,他判断「焖烧」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他再次起身,用那根长树枝,小心翼翼地拨开了覆盖在表面的那层已经被烤干的泥土。
下方的木炭早已熄灭,只留下一层厚厚的白色灰烬。
他用木板将这些灰烬和表层的干土全部清理到一旁。
当经过热处理的土地完全展现在他眼前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原本坚硬的根系土层,此刻呈现出一种干燥、疏松的深灰色。
许多细小的植物根系,已经被炭化,变得脆弱不堪。
他用脚踩了踩,地面不再是坚硬的触感,而是像踩在被翻耕过的田地里一样,带着一种松软的下陷感。
火攻的效果,立竿见影!
在火攻期间,他找到了一棵符合所有条件的年轻桦树枯木。
先用猎刀将树干上残留的树皮全部刮掉,露出下面光滑坚实的淡黄色木质。
接着,以一个平缓的角度,在木棒的一端,耐心地削出了一个长约二十厘米的、类似矛尖的锥形。
然后,他将木棒尖端置于炭火上方约五厘米处,那里是热辐射最强但又不会直接接触明火的黄金区域。
他能清晰地看到,随着烘烤的进行,一股股白色的水汽正从木材的孔隙中被逼出,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木棒尖端的颜色,也从最初的淡黄色,逐渐变成了第一次烘烤后的浅褐色,再到第三次后的深棕色,最终呈现出一种如同深度烘焙咖啡豆般的、油润的黑褐色。
每烘烤一两分钟,他就会将木棒抽出来,用一块平整的砂岩,趁热打磨掉表面那层过于疏松的碳化层,露出下面坚硬光滑的深色木质。
这个烘烤打磨的循环,他重复了四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