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出第二天上午施工所必需的第一批基石和主墙石,艰难地将它们运回了地穴旁。
然后返回营地,立刻生火做饭。
冰冷的空气中,一簇温暖的火焰很快就在石灶里跳动起来,映照着他被汗水和尘土抹黑的脸庞。
经过了一整天超大强度的体力消耗,他的身体急需大量的蛋白质和热量来进行修复和补充。
烤兔肉虽然香,但口感干柴,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会损失不少宝贵的肉汁。
今晚,他决定换一种更滋润、更能最大化利用所有营养的烹饪方式——炖兔肉。
他将昨天剩下的一只兔子,用大马士革猎刀,沿着骨骼的结构,干净利落地分解成几大块。
然后,将它们全部放入那只已经被熏得有些发黑的MSR不锈钢锅中,加入淡水,水量刚好没过兔肉。
随即,他将锅稳稳地架在火堆上。
在等待水烧开的间隙,他从一旁的储备里,拿出了几根前几天挖的宽叶香蒲根。
他用刀刮去根茎粗糙的外皮,露出里面雪白的、富含淀粉的肉质,然后将其切成厚片,准备快出锅时一同扔进锅里。
香蒲根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在炖煮后会变得软糯,能让汤汁变得更加浓稠。
他又从采集袋里,抓了一小把被霜打过的岩蔓越橘。
他没有直接扔进锅里,而是先用刀将其切碎,挤出酸甜的红色汁液,连同果肉一起加入汤中。
「蔓越橘的果酸,可以起到和料酒类似的作用,能有效地去除野兔肉里那股土腥味,同时也能让肉质变得更软嫩一些。」
很快,锅里的水开始沸腾,表面浮起一层灰色的血沫。
林予安用一片削薄的木片作为撇勺,仔细地将这些浮沫全部撇去。
他没有守在火边干等,要将这坚韧的野兔肉炖到软烂,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
这段宝贵的时间,他另有安排。
他将火堆的火力调整到中等,确保锅里的汤汁能保持着「咕嘟咕嘟」的微沸状态,然后便起身,开始处理那两张完整的兔皮。
他冰冷的溪水将兔皮上残留的血污和碎肉冲洗干净,然后用力地拧干。
没有了兔脑作为天然的鞣剂,他只能采用另一种有效的方法——烟熏。
他先用那把大马士革猎刀,在两张兔皮的皮板那一面,仔细地刮去所有残留的脂肪和筋膜,直到皮板变得干净平整。
处理完毕后,他用缆绳将两张兔皮穿起来,做成一个类似「口袋」的形状。
然后将其悬挂在一个由三脚架支撑的横杆上,离地面约一米高。
接着,他在这个「皮口袋」的正下方,挖了一个小小的火坑,找来一些半干半湿的、富含油脂的松木和苔藓。
他先用火堆里的火炭引燃这些材料,等它们开始冒出呛人的白色浓烟时,便立刻用湿润的苔藓将火坑覆盖大半,只留下一个出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