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最后,他将那卷从缆绳上拆解下来的细尼龙绳整齐地盘好,挂在腰间。

工具齐备,他才动身前往河岸边的柳树丛。

他一边走一边规划:「为了保证便携性,这个冰钓棚不需要太大,它的长度,大约在两米左右,刚好能容纳我躺下休息。」

「而展开后的高度,大约在一米三,宽度在一米五,足够我坐在里面操作,同时还能容纳一个小火盆取暖,甚至可以有处理渔获的空间。」

终于抵达了柳树丛,开始为A字形龙骨挑选材料,只选择那些直径在三到四厘米之间、长度接近四米,柔韧性最好的柳树主干。

他用手锯,开始进行切割,锯齿与木质纤维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唰唰」声。

一个多小时后,他已经收集了四根符合要求的「龙骨」材料,以及大量直径在一到两厘米之间、用于编织填充的细柳条。

他将这些材料捆扎成几大捆,拖回了庇护所前方空地,开始了冰钓棚的搭建。

他先是在雪地上,画出了一个底边宽约一米七、高约一米六的等腰三角形轮廓,这便是冰钓棚搭建完成后的侧面视图。

他拿起第一根最粗壮柔韧的龙骨柳条,将其小心地放在火堆旁,利用辐射热对其进行缓慢而均匀的加热,以增加其柔韧性,防止在弯曲时开裂。

然后,他将这根温热的柳条,以三角形的顶点为中心,小心地、用力地将其弯曲成一个完美的A字形。

他将这个A字形龙骨的两条『腿』,牢牢地扎进雪地里,暂时固定住。

接着,他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另外三个完全相同的A字形龙骨。

现在,他将这四个A字形龙骨,在雪地上一字排开,形成了一个长约两米的,由四个A字形骨架组成的隧道状结构。

他对着镜头说道:「龙骨就位了,现在开始编织。用『纬线』将所有的龙骨锁死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他拿起一根更细的柳条作为纬线,在第一个A字形龙骨的一条「腿」上,缠绕几圈固定好。

然后,开始从第一个龙骨的外侧绕过,再从第二个龙骨的内侧穿过,然后是第三个龙骨的外侧,第四个龙骨的内侧……

他手中的柳条,以一种「一内一外」的波浪形规律,在平行的A字形龙骨之间来回穿梭。

每穿过一次,他就会停下来,用一块削平的木片当作推板,将刚刚编好的这一排「纬线」用力地向上推紧压实,确保编织出的墙面紧密无间。

林予安手中的动作愈发流畅,带着树皮的颜色深浅不一的柳条,在他的手中层层交错,慢慢地将四个独立的A字形龙骨,连接成一个坚固而富有弹性的整体。

他以极大的耐心,从底部开始,一排一排地向上编织。

在编织到离地约半米高的时候,他巧妙地改变了编织手法,在每一根A字形龙骨的内侧,用柳条天然地编织出了一个可以穿过木杆的「柳条圈」。

他指着那些精巧的绳圈解释道:「这些,就是用来固定拉撑杆的卡槽。」

当他最终将两面墙体都完全编织完成时,一个长约两米的,完全一体化可折迭的柳条棚主体,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将这个半成品像一块巨大的柳条板一样放倒,然后又轻松地将它展开成A字形。

顶部的弯曲处,形成了完美的,充满韧性的天然「铰链」。

他指着A字形棚屋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开口说道:「主体完成了,这个结构,两端是开放的,风会从开口处灌进来。我的计划是,用积雪来封堵其中一端。」

「我会将棚屋要封堵的那一端,正对着来风的方向,然后在其外侧堆起一道厚实的半月形的雪墙,这样能有效地阻挡狂风。而另一端的开口,则处于避风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