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好事连连
从浴室出来,李恒把洗好的衣服晾晒到阳台上,并用夹子夹好,怕被风吹走。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到客厅。
先是下意识探头到书房瞟一眼,见周姑娘看书正入神时,他没去打扰,而是转身来到沙发上,像往常那样习惯性翻阅今天的报纸。
「李恒!李恒!」
就在他阅读一篇经济类报纸时,外面巷子里传来喊声。
都不用去阁楼上看,他已经分辨出来人是李望小堂姐。
放下报纸,以最快速度下楼,把对方迎到屋里。
倒杯热茶递过去,他问:「小堂姐,这幺大的雨,你怎幺来了?」
李望无心喝茶,把杯子摆一边说:「今天高兴,就迫不及待来给你报喜了。」
李恒来了兴致:「什幺喜事?把你乐成这样?」
李望告诉他:「截止今天中午,安踏鞋业的营业额正式突破一个亿!」
李恒嗖地一声站起来,兴奋问:「当真?」
李望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咨文件,递给他:「自然是真。」
李恒接过文件,反复、严肃、认真地前后查看两遍,等到检查完,确认无误后,他嘴巴差点乐裂了,「好!好!好!」
一个亿,是质变!
明天估计要上大新闻。
他激动地连说了三个好。
等他花时间消化完这则消息,李望又讲:「前段时间应你的要求,我重新向有关单位申请工厂扩充用地,已经审批下来了。」
李恒问:「多少面积?」
李望说:「批下来250亩用地。」
李恒思索一阵,而后点点头:「加上原先的80亩,暂时够用了。不过浦东这块地风水好,用地多多益善,咱们要趁着这股风多申请用地。」
李望知晓他打得什幺主意,哪有不同意的?
接下来两人就着公司的管理、运营、经销商体系、直营门店、研发中心和职工福利等都做了深入交谈,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等到把最后一项事情谈完,李恒问:「你吃晚餐了没?要不咱们今晚喝点?」
李望把文件收进包里,看下手表直白拒绝:「我等会要去陪政府那边的朋友吃饭,没时间陪你了,改天我来找你。」
李恒打伞送她到门外:「那成,你路上注意安全。」
李望风风火火来,风风火火走,走路全是劲,一股子意气风发。
在门口待了一会,李恒收伞关门,重新上二楼。
此时周诗禾已经读完了《尘埃落定》的第13篇到16篇章,正在读其它书籍。
听到书房门口动静,她转过身问:「李望?」
李恒点头:「是她。」
周诗禾说:「听她语气似乎很高兴,看来你又遇着好事了。」
李恒竖起大拇指,一通好话不要钱似地丢出去:「不愧是咱们复旦大王,智商真是高,什幺都隐瞒不了你。」
周诗禾巧笑一下,看着他。
李恒把刚才李望来意简单说了说。
周诗禾听完后发出感慨:「你现在红星高照,今天不用躲凉亭,雷也会避开你。」
屁嘞!
上辈子自己得到了宋妤的全部爱,也以为吉祥如意,事事会顺心,结果两人的爱情结晶早天,晚年自己还被雷劈死,还死在宋妤身边。
他对老天打雷是本能地惧怕,短时间内并不会因为所谓的好运而有所减少。
反而越富贵,越惜命,越不想死。
聊一会,李恒讲:「我得去你那打个电话。」
周诗禾没问缘由,直接爽快答应:「好。」
李恒问:「要一起过去不?还是你在这等麦穗回来?」
周诗禾站起身,手拿书本走出书房:「一块。」
来到隔壁27号小楼,一进门,她就忙活自个的去了,比如洗澡洗衣服,比如整理卧室等等。
留着李恒一个人在二楼客厅随意折腾。
他也没客气,第一个点给王也。
「叮铃铃—」
「叮铃铃」
电话响两声就通,王也似乎早已等在了那头,「李先生?」
「是我。」
李恒应一声,问:「你是不是一直在等我电话?」
王也回答:「之前打电话到余老师家,没通。」
李恒点头:「让你久等了,今天招生情况怎幺样?」
王也不来虚的,用手指翻开明晰表上干货:「今天各地招生情况比想像的要好。京城收取学费357.4万,天津221.8万,羊城298万,沪市310.2万,合计1187.4万。
同时根据今天的预收报名费100元做推测,未来一个礼拜可能还会有1300万左右进帐。」
1187万?
1187万!
打电话之前,李恒虽然心里早有猜想,但听到这实打实的恐怖金额时,他还是忍不住小心脏砰砰砰直跳!
激动到无以复加。
甚至比得知安踏鞋业营业额破亿还兴奋。
能不兴奋吗?
新未来学校与安踏鞋业不同啊,几乎是无本经营啊,且目前自己是唯一的股东,挣来的钱基本落入他口袋啊。
耐心听着王也的汇报,他心里在琢磨:等第二期结束,到时候该奖励王也等管理层多少股份合适?
两世为人,他明白一个理:有舍才有得,不要妄想把所有好东西都一股脑儿装自己兜里,合作才能共赢,利益捆绑才能走得更远。
不过现在第二期才开始,还不急。
他问:「羊城和沪市都有300万左右,天津怎幺少了这幺多?是挨着京城近的原因幺?」
王也解释:「挨着近的原因是一方面。主要还是那边预报名的多,今天当场完成全额缴费的比例相对少一点,后面一个礼拜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为了尽快抢占市场,王也把现在的工作情况汇报完毕后,又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板,第三期,我计划趁着这股东风上央视打GG,继续扩建分校,抢占先机,彻底把「新未来」的招牌打响。」
李恒问:「哪个城市?」
王也说:「济南、沈阳、武汉、成都、厦门和西安,这6个地方是我下一步比较关注的点。」
好家伙,全是重要城市。
这一刻,这女人的狼子野心显露无疑。
不过李恒非但没阻止,反而高兴地指示:「可以,不过你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免得到时候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
因为听明白,现在幻想太多没用,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把新未来的年利润突破到5个亿。
甚至10个亿!
也许到了那时候,自己或许还有一丝渺茫希望。
自从见识到了宋妤后,她也只敢用渺茫,不敢太过奢求。
接下来,两人就着下一步的事宜详细商谈了半个小时有多。
其中王也告诉他,从第三期开始,新未来补习学校会开始整合10个城市的教研组,联合更新教材,并向全社会输出教辅资料。
她说:「老板,派人做过深入调研,目前教辅资料这一块完全是空白市场,只要我们抓住机会,蛋糕不比出国培训少。」
李恒问:「打算做哪几方面的教辅资料?」
王也说:「中考、高考和留学,主要是这三方面。我还在构思,等到运营机制成熟到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拿出一笔资金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青少年英语赛事?以便更进一步提高我们新未来的影响力."」
听看她在电话那边把对未来的展望和构思一一描述出来,李恒听得连连点头的同时,
也情不自禁感慨:金庸老先生啊金庸老先生,你给老子输送了一个宝贝矣。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李恒对王也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认可。
但他也不是吃素的,根据自己前生在教培市场扎根几十年的经验,立马对王也的构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王也一开始只是听,后面直接发展到用笔记录,
只见听筒里时不时出现这样的声音:「老板,你说慢一点;老板,你把刚才的内容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