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山的规矩,可比打围多多了。论人参,不能论个,得论苗。
而几品叶,说的是人参开枝散叶,分多少个叶桠,而不是有多少片叶子。
两个叶桠,即二品叶,又叫二甲子。三个叶桠,即三品叶,又叫灯台子。再多,就是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了。
叶桠越多,人参年份就越久。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六品叶再到一定年份,可能会转胎成二甲子。
从老兆上记载的年份看,这是个老埯子。
俗话说:围着老埯子转,一辈子吃饱饭。人参茎顶生有成穗的人参种子,入秋八月份为红色,称为红榔头。
参籽成熟,散落周围,或被鸟吃下再排出,都可生根发芽。
所以,这出过参的老埯子,每年都会再出人参。旧时的放山人都守老把头孙良传下来的规矩,放到人参会留老兆,告知后来人。
可再过几年,后来人就不守这个规矩了,谁要知道老埯子,肯定是守口如瓶。
赵军从张援民手中接过树棍,然后回身一看那老兆,对张援民说:「大哥,你跪下,给这老兆磕几个头,求老把头跟前辈们保佑咱们能挖着大货。」
「哎。」张援民一听,乐呵呵地就往下跪,但刚单膝跪下,他突然停住,转过头来问赵军道:「兄弟,你让我磕,你咋不磕呢?」
赵军闻言一笑,道:「你没听村里传幺,山神爷都让我给抓了,我就不磕头了,我怕我磕完头,再给山神爷吓跑了。」说到此处,赵军擡手指向老兆,对张援民示意道:「你磕。」
张援民听了想想也是,忙双膝跪倒,冲那松树叩拜,嘴里还念叨着什幺出大货、保平安之类的话。
张援民连磕三个头,起来以后就擡手搓着脑门上的土和沙砾,这时又听赵军问他:「大哥,你会应山不?」
「我会!」张援民道:「咱打小就搁山里住,哪能不会这个啊?听都听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