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十月一没有假日,老百姓在乎的只有三节,就是春节、端午和中秋。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解臣还有老娘在,过节必须得回家。
听赵军这幺说,众人就不再留了,但陶小宝却指着熊肉,道:「那这肉,你都拉回去呗。」
赵军先是一摆手,然后道:「不折腾这个了,回家那边想吃啥了,咱上山也能打着。这肉呢……」
说到此处,赵军顿了一下,在心里算了算,才对陶小宝说:「陶二叔,这肉就你帮我分吧。」
「咋分?」赵军话音刚落,就听陶小宝道:「赵军你说咋分,二叔给你办。」
赵军擡手比划了个六,然后说:「帮我分六份,你家留一份,给陶大叔拿一份,给于书记送一份,给李爷留一份。剩下两份,给李五叔和季林哥。」
「哎呦!」李老五在旁边听得清楚,忙上前对赵军说:「可要不了这幺多呀,这幺大个熊瞎子得出多少肉呢?」
打围猎着山牲口以后,开膛放血,扒皮砍头,再去除一些边角料,剩的才是肉。
而在赵军家这边,不说出几成肉,而是说扒几扣。
像一头二百斤的野猪,扒出来一百二十斤肉,这就叫扒六扣;要是扒出来一百斤肉,那就叫扒五扣。
因为东北特殊的气候,迫使山牲口必须在秋天抓膘。而无论秋天吃成多胖,在第二年春回大地之前,它们都会瘦下去。
这就导致了山牲口在各个季节出肉率的不一样。
就比如这头棕熊,在夏天的时候,扒它能扒出六扣的肉;开春减完肥时,大约能出五扣。
而在眼下,大棕熊正肥的时候,就差不多能扒出七扣的肉。
这头大棕熊,就按一千二百斤算,扒七扣的话,还剩八百来斤肉呢。
要按赵军说的,六家分这八百来斤肉,一家能捞着一百多斤,所以李老五一听就想拒绝。
但赵军笑道:「反正明天我就回家了,这肉你们是吃啊,还是卖呀,我就不管了。」
陶小宝、李老五闻言,还想再劝。可这时陶福林道:「行啦,赵军说咋分,你就按他说的办吧。这孩子有心,还仁义,以后你们这些当叔的别亏了他就行。」
陶福林如此一说,陶小宝等人都赞同地点着头,而李老五道:「赵军呐,那五叔就谢谢你们了,要不这幺的吧,明天你们也别着急走了,中午上俺家来,五叔给你杀大鹅吃。」
陶福林刚才说的话,李老五很是赞同。特别是从赵军还记得季林一事上,李老五就看得出来,赵军虽然年纪小,但确实可交。
季林,曾经和李老五一起,赶着爬犁送赵军、李宝玉回家。两个人就接触了一次,赵军还能想着给季林送肉,这就难得了。
所以,李老五才想请赵军和张援民、解臣到他家里去,赵军要吃大鹅,李老五也舍得给杀。
李云香不知道发生了什幺,心里很是疑惑,想不明白为啥这时候吃大鹅呀?
在东北,炖大鹅在硬菜里也属于嘎嘎硬的。可以用土豆干炖,也可以使酸菜炖。
但不管怎幺炖,当年的大鹅一般都得等落雪才杀。差的这一两个月,就能影响到大鹅的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