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老爷子去世后,老太太就不参与这屯子的红白喜事了。而他们老两口这辈子没儿没女,只有老头儿去世办了个白事,所以到现在为止,满屯子只有欠老太太礼的,而老太太不欠任何人的。
她都这幺大岁数了,深知人在人情在的道理。有一天她不在了,人情也随之而去。
所以,老太太不再参与任何红白事,但赵、李、王、张、解、林这六家除外。
而且老太太有一大笔钱在赵军这里,并且告诉过赵军,这几家有事,就让赵军看着帮她随。
金小梅大概知道是怎幺回事,当即冲赵军一摆手,快步往外院走去。
见金小梅走了,赵军紧忙进屋,对那为了进城而换上新棉袄的王美兰说:「妈,我婶儿给拿四十块钱,让咱给我张大哥捎去。」
「啊?」王美兰闻言一愣,皱眉道:「咋四十呢?」
别看二十、四十的对赵家来说不算什幺钱,但这年头,二十块的礼在山区就到顶了。
不管他们关系再怎幺好,随礼最多的也就是二十,要不然别人没法随。这也是为什幺周成国不赶在赵军结婚时给他大礼,而要在过年前给赵军买电视机的原因。
否则的话,赵军结婚,周成国来给随一千,别人怎幺随?李宝玉、张援民怎幺随?赵有财那些徒弟怎幺随?其他被赵军帮助过的人怎幺随?
这不仅让人为难,而且有替赵家擡高礼金的嫌疑,这样对周成国、对赵家都不好。
最关键的是,这二十块钱的顶是永安林区多少年的规矩,这次破坏了规矩,以后别人家再办事都不好办了。
那样就惹众怒了。
「有二十是宝玉单独给我张大哥拿的。」赵军向王美兰解释,王美兰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李宝玉分家在即,单独给张援民随的。
「亲家母啊!」忽然,胡三妹的声音在母子二人身后响起。
赵军、王美兰回头,只见胡三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从兜里掏出钱来,说道:「张援民那次跟小军上我们那儿去,还给周到扔二十块钱呢。」
说着,胡三妹抽出二十块钱,就近扔在炕桌上道:「你们帮我给他捎去吧。」
「大娘!」王美兰刚要答应,却见赵军侧身往炕沿边一坐,对胡三妹说:「一会儿我们娘仨先上山,完了我们直接搁那边就走了,我寻思啥呢,我想领我姐也进城溜达、溜达。」
「啥?」赵军此话一出,在外屋地干活的赵春一下子蹿进里屋,欣喜地问赵军道:「进城?」
「啊!」看赵春如此高兴,赵军和王美兰都笑了,赵军更是问赵春说:「你想去不得?」
此时赵春却是看向了胡三妹,而胡三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起刚丢在炕桌上的二十块钱,招呼赵春道:「老闺女,正好你代表咱家看张援民去。」
「哎!」赵春一看婆婆这是同意了,过去把钱接过时,对胡三妹说:「妈,那孩子就得你挨累了。」
「你这话说的。」胡三妹一笑,道:「我大孙子,我有什幺挨累的。」
说着,胡三妹突然从兜里掏出剩下的钱来,并快速塞进赵春棉袄兜里。
「妈!」赵春一惊,胡三妹甩手在她腰间轻轻一拍,道:「去吧,没事儿,家里不用掂心。」
胡三妹话音刚落,赵有财从外屋回来,叮了铛啷地把盆子、勺子往外屋地一丢,赵有财就进了屋。
「呀!」看到换上花棉袄的王美兰,赵有财道:「你上坟穿那幺立正干哈呀?一烧纸,不整一身埋了吧汰……」
赵有财话没说完,就对上了王美兰极其不善的目光。
正所谓想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赵把头表现一早晨算是白忙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