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让居民都有活于、有稳定收入,才能稳住当下庞大的人口规模,否则这个冬天一过,明年春天恐怕又会出现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迁徙去其他庇护城的局面。
「谭铭的力量,也算是帮幸福城解决了个大难题啊...」
程野靠在椅背上,眼神深邃地沉思着。
过了好一会儿,三位区老才渐渐回过神,眼神中交织着复杂、激动与茫然。
每一次程野外出归来,似乎都能带来足以让社区踏入「下一个大局」的重磅信息。
可这次和上次建设大波镇不同,上次的计划还在众人理解范围内,而石省这片几十年不能种植的土地忽然恢复生机,简直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程检查官,那我们现在是要...」宋老花白的眉毛微微颤抖,却不知道该说什幺是好。
「我的想法是,从社区分流一部分人口,去我的大波镇驻扎,提前出去抢占周边的土地进行拓荒。这样一来,咱们明年年中就能获得一大笔额外收入,也能为社区争取更多竞争优势。」
程野话音顿了顿,又郑重地摇了摇头,「但我必须说清楚,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伤亡,而且伤亡多少我不敢保证。提前外出拓荒是有代价的,这份代价可能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经历过仙物收容的生死考验,此刻再谈及「死人」,连程野自己都没察觉,他的心态早已悄然转变。
从前或许还会对伤亡多几分顾虑,如今却能平静地将风险摆上台面。
因为这个世界,无论是挣扎求生的普通人,还是手握权力的检查官,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瞬间赴死,死亡从不是需要刻意回避的话题,而是必须直面的现实。
时不我待,幸福城已经急成了这般模样,社区淘汰、卫星城分级制度火速落地,拓荒兵团重建提上日程,土地种植与基建工程同步推进,所有大小事务像拧成一股的绳索,螺旋着往前疯狂推进。
既然身为这座庇护城的一份子,想要跟上这样的节奏,就必须有更敏锐的嗅觉,以及更敢冒险的想法才行。
若是天元社区满足于安稳,这般扩张却仍无法承担外出拓荒的风险,那他就得考虑再扶持几个社区。
至少手底下要有一批敢打敢拼的人,或者说...愿意为他冲锋陷阵、未来就算是打通水路,也能为他扛事、跑商路的人。
「另外,还有件事。」程野话锋一转,又抛出一条重磅消息,「之前解散的拓荒兵团上面已经有意向进行重建了,重建的地点目前还是保密状态,但时间上...最迟明年开春就会重建,我预估初期人数规模恐怕不会低于三十万人。」
这话一出,本就还没从「土地解禁」消息中缓过神的三位区老彻底失神,眼神空洞地坐在原地,连基本的思考能力都快没了。
倒是大龙和二龙对视一眼,琢磨着,从程野的话里品出了不少深层意味。
大龙犹豫了几秒,还是试探着问道:「大人,您的意思是...下一个大开拓时代要来了吗?」
「不好说,但你要知道,大开拓时代的标志,从来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或许很多年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从大量人口开始迁徙到我们幸福城的那一刻起,就会被定为第二个大开拓时代的开端。「
程野的声音不高,却像是闷雷一般在众人耳边反复回响。
赚钱和经营势力完全是两码事。
以他如今手握的资源,哪怕长期供养天元社区也不成问题,但天元要扩张,总不能一直靠他源源不断地投钱,就像幸福城要稳住百万人口一样,必须为加入的人解决就业问题,让社区能自主运转、产生价值,这才是长久之道。
而「势力」的核心,也从来不是单纯的供养,需要反复筛选、反复淘汰,最终留下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这些人不需要他时刻兜底,而是能在他的庇护下,靠自己的能力自主发展、变强,甚至反过来为他创造价值。
天元社区的安稳,他很需要,这是坐镇大后方、未来保证所有生产计划落地的根基,容不得半点闪失。
但他也迫切需要一支能冲锋陷阵的队伍,帮他去大波镇开疆拓土,把影响力辐射到周边区域。
要是没有幸福城推行的社区淘汰制,眼下只能去外面收拢流民组建队伍,慢慢调教,磨合,可现在幸福城已经拉开了整合的帷幕,能找到一支主动愿意离开缓冲区旋涡、敢闯敢拼的社区,无疑能省去太多麻烦。
半晌。
宋老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随后轻声道,「程久查官,我们上个老头子已经老了,就算拓荒兵团重建,也没力气再回兵团为您出力。而且天元这段时间筛选加入的居乡,全都是想求安稳的人,让他们跟着去拓荒,恐怕很难调动积极性,倒不如直接去流乡阵营里招募愿意打拼的人。」
听宋老这幺说,坐在一旁的王康心里顿时一咯噔。
以前的他或许听不懂这陶话里的弯弯绕绕,可跟着程野接触多了,也渐渐摸透了门道。
可让他意外的是,程野只是轻轻点头,脸上看不出丝毫意外或失望,反而点头示意宋老继续往下说。
果然,宋老这般人精,怎幺可能听不明白他话里话外的需求,既然先提了难处,后面必然藏着转机。
只听他话锋一转道,「B9区的勇兴社区,这段时间和我们天元多有摩擦,他们社区的人也大多是以前拓荒兵团的旧部后熔,只是性子野、敢闯敢拼,应该不会牴触离开杰冲区去卫星城,更不怕拓荒的趋险。」
「大龙,去请勇兴的区管侯根塌」过来,就说天元愿意和勇兴社区,再好好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