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登笑道:「行啊,有德,你这是伤口撒盐。」
马有德嘿嘿一笑:「老板,这叫顺应民心!平时不修善果,遇到事肯定要还。咱们这叫,替天行道,顺便营销!」
沈善登沉吟片刻道:「可以做。但顺风就行,不要刻意,预热一波即可。要真是把囧和这个事绑定,也不好。」
马有德立刻心领神会:「明白!老板高见!」
挂了电话,沈善登把心思放在电影上。
营销作用很大不假,但真要是电影不行,强行颠倒黑白,是有代价的。
所以,电影的胜负始终在镜头之中。
剧组拍摄按部就班地进行。
黄晓明进组客串那个自恋帅哥,戏份不多,其实在原版没有什幺剧情线,就是捧人的。
沈善登保留,是为了《嘉靖》铺垫,让观众提前熟悉黄晓明在大银幕上的感觉。
如今大陆演员没机会,观众对银幕里总是港台明星,已经产生了厌倦,正是需要新鲜面孔的时候。
沈善登与黄晓明简单寒暄后,便继续投入工作。
很快,拍到了大蜜蜜客串火车站卖手机的路人戏份。
监视器后,沈善登看着大蜜蜜略显夸张但灵动的表演,暗暗点头。
大蜜蜜的演技,在同龄小花里,确实算得上第一梯队。
是真正的第一梯队。
放在以后的「大唐甜诗」里,也是独一档,超过唐妍、刘师师、景田。
这段戏,基本按照原版。
只有一处细微改动,沈善登去掉了那句「山寨的吧」的台词。
「山寨」一词,最初源于粤语,带着「小型」、「非正规」的意味。
很快在一些特定媒体和话语圈里,被赋予了「抄袭」、「劣质」的强烈贬义,成为嘲讽中国制造的标签。
沈善登对这种自我贬低的词汇,非常警惕。
一眼看出不是好东西。
热词的含义变迁,往往代表着话语权的变迁。
像「小粉红」,原本是褒义词,被某些群体刻意污名化,然后大众加入,又回归了正常。
最初,必然就有「皈依者狂热」和「心理殖民」心态群体的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