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怔住:「......」
有怎幺说话的吗,太损了。
五代、六代、新生代,都否了。
这口气忒大了!
沈善登正色道:「我有自己的大片情节,我从小看着好莱坞电影长大,其实在我看来,按照厂长的路子走,大制作、大投资,看似风险高,但却是低风险。」
韩三平来了兴致:「哦?」
沈善登道:「我学的是土木,在我看来,大片战略,可以类比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建设,用大投资带动区域的发展。」
「我们的电影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不迅速崛起,就会步很多国家的后尘,本土电影被挤压。民族产业撑不住,肯定是全产业的悲剧,甚至是民族悲剧。」
「从全产业链视角来看,搞大投资,风险其实不大,只要票房和制作成本相当,就是胜利。」
「厂长是站在电影行业发展高度上看问题,为电影行业培养人才,为本土电影产业争取时间。」
「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用大片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培养本土电影制作团队,院线获得流动资金。」
「算小帐,那些影视公司做电影,要三倍票房。」
「而中影肩负着行业发展任务,从全产业链来看,制片、发行,再算上培养观众观影习惯、锻链制作团队、院线流水......全部加上,只要票房和制片成本保持持平就不亏。」
「大片战略,是电影行业的大战略,算的是大帐,战略投资,不光不亏本,反而收益极大。」
「外界的误会,单纯是从制片角度来看,所以觉得亏,其实一点不亏。」
「就像土木工程里,造大桥造铁路,算小帐,一定亏损,除非大收过路费、过桥费,设卡收钱,把票价提上去。」
「但把区域发展大帐算上去,大赚特赚。我们九十年代修路,甚至零零年初修路,那个时候,有些胆子大的领导,往大了修,实际使用量的十倍、十几倍来修。」
「当时都说这种是政绩工程,大大浪费。然而几年后、十几年后,都在抱怨当年建的小了,四车道不够,六车道应该改成八车道,路都堵死了。」
「中影做的就是大局出发,从文化安全、电影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这些行业布局,不计成本,只有国营企业愿意做。」
韩三平看向沈善登的目光,毫不掩饰欣赏。
好啊好啊!
把他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说的比他想的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