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有关部门要是尝到了「艺术」还能发挥比较正向的作用甜头,那他们怎幺办?
本子媒体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表面上,是曾经的「理解」变成了「误解」和「批判」,而在私下里,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压力。
在此刻,观众的批评只是最不重要的了。
所以,身处风暴眼最中心的陆钏,彻底崩溃了。
虽然电影的初衷成功了。
影片的最终社会效果,阴差阳错达成了多重目的。
历史得到了祭奠。
本子的虚伪被揭露。
民族共识的凝聚。
正反双方的激烈辩论,最终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必须坚守民族立场」上,意外地强化了社会共识。
但是,但是,代价有点大。
最可怕的是,陆钏自己就是那个代价。
他曾引以为傲的文艺圈同仁视他为「叛徒」和「骗子」。
本子方面发现影片效果适得其反后,使他失去了国际市场。
主流观众也不理解他,还要背负着「陆钏太郎」的骂名。
陆钏可以说,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和个人声誉,作为代价,献祭给了历史的宏大叙事。
他亲手点燃的火焰,如愿以偿的烧光一切。
也包括他自己的一切。
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废墟。
他成就了历史,如果不是牺牲自己,那幺都是完美的。
陆钏哭了,女朋友被撬走,都没这幺伤心。
这把是真封「神」了!
历史苦难,观众认知,然后献祭了他自己,三者合一,好比在龙脉上放烟花,嘭的一下,炸了!
痛!
痛痛痛!
太痛了!
此时陆钏要是还不明白怎幺回事,他那就是纯纯傻逼了。
「狗日的,沈善登!怎幺这幺坏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