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还没迈入音乐行业呢,就被人赶了出来,让他不得不重视公关舆论。

办公地在知春路稍微东边的老旧商住楼,离沈善登学校和小区都比较近。

毕竟,他大部分时间要在学校。

车上。

见不是往中影方向,周奇峰很是疑惑:「师兄,我们不去中影?」

沈善登反问:「我们目的达到了,获得了韩三平的支持,还去干什幺?」

周奇峰觉得正是如此才要去啊:「《督公》项目啊,我们要组建剧组,要用人吧?」

沈善登笑了:「当年韩三平做《甲方乙方》,找的冯小刚做导演。他要推动大片战略,也要用人吧,北影厂有几个?陈凯歌算半个,进修班同学黄建新是西影的,无人可用到找港岛导演,被人当凯子。」

「幕后来说,北影厂能用的人,肯定很忙,《投名状》《赤壁》等项目都要人,轮不到我们,不忙的人,我们请来干什幺?」

「请个祖宗?」

沈善登两世为人,见过各种奇葩场面,比如装修,有的子女告诉老人不要找亲戚,还是找了亲戚,明明是送项目送钱,弄得反而像是自个欠了人情。

如果活好,也还罢了,关系加深了。

要是遇到了杀熟的,维权困难,而且损失的不只是钱。

房子是用来住的,一个工不行的房子,一家子有的折腾。

沈善登面对的局面也是如此,他是北电学生,北影厂不知道多少是他学长、老师,明明是他给项目,但这些人恐怕不会说谢谢。

周奇峰意识到自己说了傻话。

果然,老师说的没错,他还是要多看多听。

沈善登有着清醒的认知,韩三平的最大作用,是给他敲开了门,是方向的支持。

用宏大叙事,用路线可以打动韩三平,并不意味着就能让其他人也触动。

在韩三平面前好说话的人,等韩三平不在场,那就另说了。

将心比心,要是沈善登在一个单位工作,自己一路往上熬了好多年,才走到一定位置,然后一个年轻人突然空降获得了主要领导的巨大支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