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文明瑰宝,大一统制度,至刚至阳至尊的皇帝,由至柔至阴的太监担任。
绝对的猎奇,绝对的污名化。
不是现实题材难以获奖?
不用担心,奥运会开幕式会出手。
奥运开幕式是一场文化盛事,西方肯定会想办法阻击。
而欧洲三大电影节都是意识形态机器,成立在冷战。
时至今日,依然带着浓郁的冷战色彩。
在事事都要讲政治的西方,题材问题只是小问题了。
而且西方掌握赢学。
没给现实题材,正说明了电影节不拘一格降人才,此为一赢;
说明了人家在既有框架之下,也能够随时应变,体现了制度的灵活性,此为二赢;
在艺术面前,冰冷的制度也要让步,此为三......
总之,赢麻了。
沈善登随便想一想就能想到三点。
同样的,有赢就有输。
《督公》进行的批判,说明东方文化存在严重问题,此为一输;《督公》被艺术殿堂给予这样的认证,应该感恩,这是二输......
如果运气好一点,西方为了把东方的传统形象和太监挂钩,说不定沈善登还能上各种西方大报的盘点测评。
这个想法是不是很大胆?
但是后来,沈善登放弃了。
实在是牺牲太大。
如果他重生九十年代,那没办法,国内电影产业凋敝,电影厂都活不下去,只能靠海外获得资源。
八十年代,国内和欧美差距大,能赚外汇,也很有诱惑。
被包养,那就别谈独立人格。
也别谈艺术,老老实实拍人家喜欢的。
如今07年,从02年院线改制到现在已经5年,国内市场逐步成熟,国内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