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沈善登太不把她当人。
范氷氷漱完口,简单擦了擦,趁着沈善登处于轻松的状态,收集信息。
「我看《督公》剧本又有变化。」
沈善登反问:「有了新想法,修改了一些,你觉得如何?」
剧本并非一成不变,拍戏的时候,编剧、演员共同碰撞,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灵感。
当然,一般来说改剧本不是好事。
名义上是导演中心制,实际上谁有资源谁说的算。
投资人强势投资人就能改剧本,代表投资人的制片人也能改。
导演强势,导演可以随便改编剧的剧本,讲究一点的,还会给编剧署名,不讲究的直接把核心创意拿走,改个骨架,以后也叫融梗。
演员咖位大,那演员就能改剧本,有的演员带着编剧一块进组。
《督公》实打实导演为中心。
韩三平公开站台,中影顶格支持,再加上沈善登控制欲旺盛,牢牢掌握剧组方向。
沈善登也是讲民主的人,合理提议会采纳,适当对剧本做一些修改。
范氷氷道:「我觉得挺好,就是感受不到你说的冲奖味道,你这个剧本最初真的是冲奖的吗?」
范氷氷关心的不是剧本,也不只是为了镜头,她野心很大。
如果说之前还不能完全理解沈善登认知的价值,开机仪式韩三平捆绑式态度,说明了一切。
这已经超过家庭背景所能解释,韩三平也许级别不算很高,但他是实权人物。
在他的管辖范围,级别比他高的,也要看他脸色。
范氷氷敏锐的商业嗅觉,嗅到了沈善登的认知价值。
再重新审视沈善登公开的发言,还有私下里和她说的话,范氷氷思考能不能把沈善登的认知变现。
结果还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