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不符合沈善登的要求,明朝太监不同于清朝,只是没了蛋蛋,并没有割鸡。
太监制度是什幺?
是为了服务于皇帝制度,为了稳定。
不是某个皇帝性情如何残暴,不是某个地方的人如何奴性,一定要把人割了,要害人。
而是现实发展决定的。
好比藩王继统之后,其他藩王也姓朱,凭什幺没有资格?
这个不取决于藩王想不想,藩王不想,也有人推着某个藩王走。
藩王继统如果处理不好,尚且会动摇皇统,产生动乱,何况是后宫?
如果皇帝的儿子不是皇帝的,那等同说谁都可以当皇帝。
太监的出现,是现实需要,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结果。
古代,人的再生产是很重要的,耕种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祭就会渐渐消失,因为劳动力有产出。
一粒种子产出十粒,十几粒,这比经商赚的多。
太监制度出现,说明这个地方的生产力,能够担负一批不生产人的人。
包括宫女也是如此,宫女嫁娶困难,不发展到一定程度,承担不起这种消耗。
明朝相对来说,可以说古代中国最文明的一个时期,太监、宫女生活其实还算不错。
不能从清朝,特别是清晚期去看明朝。
和陈坤说了戏,沈善登又和李建义聊了会。
就是《天下第一》的曹正淳,《人民的名义》季检察长,一级演员,国家话剧团演员。
也是主角陈默的人生导师,老太监顾安的扮演者。
本来想找倪大红,对方正好有一部戏。
沈善登考虑《大明王朝》的演员不好太多,就向李建义发起了邀请。
结果,又捡到宝了。
这位比陈道明还好,没有劲劲的味道,有着上一辈老带新的风格。
省了沈善登很多事。
《督公》最开始用那幺两三分钟的剧情,有少年陈默的戏份。
2007年,陈坤已经31岁,骨骼结构、皮肤质感、眼神气场,不可能演十四五的少年。
年龄存在不可跨越的差异。
即使用顶级化妆术,也易产生违和感。
《大秦赋》40岁张鲁一演13岁嬴政的灾难案例,沈善登不想犯这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