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寒刃起宣府,蟒袍镇九边(8k6)
【第二幕】
【中场之战,宣府惊雷,清查土地。】
嘉靖三年(1524年)土木堡再度被蒙古攻破,简直是历史耻辱的重演。
八十年前明英宗在此被俘,如今连堡子都丢了。
而嘉靖六年俺答攻打猫儿庄,虽然规模不大,但嘉靖通过情报,看到了地方豪强与蒙古人勾结的影子。
如今嘉靖八年,大礼仪胜利五年过去,嘉靖加强了权威,想要着手整肃军务。
借口也是现成的,嘉靖三年宣府守军溃败时,兵部报告里明确提到「军士冻馁」和「粮饷不继」。
这正是屯田荒废导致的恶果!
类似的奏报很多,嘉靖帝从朝会上、内阁、户部、兵部奏报,找到一条汇报宣府等地卫所屯田被侵占严重,军户逃亡,影响边防的奏报,以此入手。
大礼仪的斗争,嘉靖帝明白了一个道理,天狗食日必须一口口的吃!
决定先进行试点清查。
不过宣府是军镇,屯田是军屯,化军屯为庄田,必然存在多重利益腐败,宣府又是九边重镇之一。
不得不动,但是又不能轻动。
通过东厂和锦衣卫的联合情报,选择一个点作为突破口,一个典型豪强,天怒人怨的刘扒皮作为打击目标,杀鸡儆猴。
「刘扒皮」是怀来卫的千户,那里属于屯田流失重灾区,又地处交通要冲,军屯集中。
做这个事,需要动用武力威慑,也要一把尖刀,刺一下卫所军官。
御马监很适合。
掌禁兵、草场、部分皇庄、牧场,与军务关联紧密。
嘉靖帝召见已经成为御马监掌印陈洪,询问有无推荐人选。
陈洪推荐陈默。
监丞的身份低了点,提成少监就是,地位足够,代表皇帝和御马监的权威,但又比掌印、监督等大太监低调,符合「试探性」刺探的目的。
不至于一开始就引发整个边镇官僚和勋贵集团的强烈反弹。
少监也足够「锐气」,适合执行这种得罪人的任务。
关键是,如果对面太硬,陈洪也能保全自己。
嘉靖帝也是这幺想的。
陈洪找到了陈默,和他通气,鼓励他做一把利剑。
「古之成大事者,岂独天纵之才?更需如精铁百链,寒梅傲霜!你看那紫禁城阶石,哪一块不是历经千万次锤凿方得方正?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记住我们网
陈默获得了新的任用。
嘉靖帝通过司礼监拟旨,先将陈默提为少监,然后任命御马监少监陈默为「钦差提督清查宣府卫所屯田太监」,赋予其全权处理宣府屯田清查事务的权力。
陈默紧接着接受关防印信,以及写明任务、权限、要求配合的官员范围等的敕书。
临行前。
许知翠有所担忧,但陈默却很坚定。
离京时简单仪式。
陈默身份已是御马监少监,官阶显着提升,服饰升级为中级宦官蓝色曳撒常服。
蓝色更深沉,接近靛蓝,衣料是带有暗纹的织锦,垂坠感更佳。
前胸虽无金蟒,但隐约可见精美的暗色云纹刺绣。
腰间革带更为宽厚,带銙是素面鎏金,悬挂的牙牌更大,旁边还多了一个许知翠所赠深红色锦缎荷包。
乌纱刚叉帽的金属叉在晨光中闪烁寒光。
他的隐鳞剑已经升级利器,按剑而立,九阴莲台铳的枪套挂在腰后,象征着他的身份和力量。
随从规模急剧膨胀。
庭院中,数十名人员正在忙碌准备启程。
核心是十余名身着深青、绿色常服的东厂番子和御马监得力宦官,围绕陈默听候指令,神情恭敬。
二十余名户部、兵部随行文吏在整理堆积如山的卷宗、帐册和抄没清单。
五十名腾骧四卫营精锐军士披甲持械,正在列队,甲胄鲜明,肃杀之气弥漫。
他们是仪仗,更是护卫。
外围还有十几名当地临时征调的火者、杂役负责搬运行李、照料马匹。
陈默站在台阶上,俯瞰着庭院中井然有序的队伍。
着飞鱼服的陆炳在一旁与他低声交谈,玄墨飞鱼服初亮相,绣春刀寒光慑人。
陆炳是作为锦衣卫系统的力量加入,陈默对于只是副千户的陆炳没有丝毫怠慢。
陆炳职务不高,但地位很高。
母亲是嘉靖的乳母,此行,是陆炳的锻链,也是镀金,是作为嘉靖帝的眼睛耳朵,去了解宣府情况。
正着看,是嘉靖对陈默的强力支持,反着看,也是监视。
陈默和陆炳的地位形成平衡,陈默品阶高,但是陆炳在嘉靖帝心中的分量重。
陆炳和皇帝亲近,但是宦官系统比锦衣卫系统更高一筹。
综合来看,陈默为主。
清晨的薄雾中,蓝色曳撒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威严。
陈默只需一个眼神或一句简短命令,立刻有人应声而动。
这上百人的队伍因他而集结,因他的钦差身份而运作。
在此刻代表着朝廷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执行力。
周围官吏军士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与当初在御膳房角落时判若云泥。
【遇袭!】
沿途驿站接待,规格按钦差标准。
陈默带随行人员,东厂番子护卫、刺探,户部、兵部熟悉屯田文册的低阶官吏作为顾问,少量御马监直属的腾骧四卫营精锐作为仪仗和护卫。
路上。
发现了一直跟踪,企图混入其中的陆青鸾,她劲装,佩短剑,英姿飒爽。
陆青鸾口口声声带着皇帝的口谕,钦点她是第一女锦衣卫。
陈默悄然处理了此事,想要通过驿站将陆青鸾送走,他知道此行有危险,万一陆青鸾出事了不好交代。
陆炳表示反对,接近土木堡了,那里多有匪患,这个时候将妹妹送走,会削弱队伍力量。
见陆炳坚持,陈默才同意。
而且陆青鸾能一路跟踪许久才被发现,说明实力不错,留下也是助力。
理由也是现成的,此行有明查也有暗访,暗访需要有武力自保,又能降低人戒备的人。
收回了开头的插叙。
在近土木堡,怀来卫境内、居庸关外险要路段,钦差队伍遇袭。
车厢翻倒之际。
陈默拔剑从窗口飞出,大杀特杀。
这似乎是一个意外。
一路戒备的众人抓住几个活口,也只是土匪。
然而此处,为著名的「三不管」地带。
居庸关属于昌镇防区,怀来属宣府镇,中间的延庆州属顺天府。
陈默很清楚,这是一个警告!
清查屯田的消息通过官方驿站系统和民间渠道,传至宣府,有人在威胁!
这一次只是乌合之众匪患,下一次未必。
前路已是危险重重。
陈默已经下定决心,危机反而淡化了他的迷茫。
只是担心陆炳兄妹的安全问题。
别看职位不高,但锦衣卫和宦官看的不是品阶,而是皇帝的恩宠。
所以陈默安排了陆炳和陆青鸾回京汇报。
陆炳当场拒绝,铿锵道:「刀剑可断我骨,唯独这腔报国志、这身不屈魂,谁也夺不去!退与不退,由你!战与不战,在我!」
不只是陆炳留下,陆青鸾也是坚持留下,直言不能辱没门楣。
陆炳兄妹的留下,不只是战力,更是强大的政治支持。
陈默肃然回应:「世人笑我残躯,谤我虚妄,然心之所向,九死不悔!这腔热血,这寸丹心,不负君国之恩!」
于是。
陈默下令,立刻通过驿站八百里加急向皇帝和内阁奏报,然后并未止步,直扑镇城,杀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