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顺便对上管理罢了。
这饼画得还不够诚意?
诚意满满!
大陆这边,亿元大导演没几个,成了就是成了,那就是咖位。
沈善登很清楚自身的稀缺性,只要《督公》成功,他是不缺投资的。
于东就等他点头,再组个什幺组合。
之前为了《太阳》投入巨资,也是为了捆绑顶级导演,让博纳具有产出顶级资源的能力,助推公司更进一步
这里确实要多谢前辈,不用打引号。
不管是王忠军、冯小刚,还是张伟平和张艺谋组合,都证明了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大导的重要性。
特别是冯小刚先从国营厂跳出来,然后进了华易,之后又从华易跳出来又回去,算是奠定了大导的特殊地位。
对于能够产出优质、顶级项目的大导来说,固然需要处理电影之外事务,比如备案、找投资、商业运作的合作伙伴,但是相比资金,还是大导更稀缺。
导演里的反面例子就是张艺谋,被张伟平吃的死死的。
沈善登不爱装逼打脸,只想调整关系,免得以后大家不愉快。
当然,沈善登也没骗韩三平,他要做的事,长期来看,就是这个。
反正韩三平也受港台的盘剥,相比之下,他沈善登算好的了。
沈善登提议道:「第二周我打算搞个打汉奸海报,不要误会不是针对《色戒》,是电影里的孙世昌和赵文华。」
韩三平:「……」
还玩掀屋开窗那套是吧,不是第一次了!
挂了电话,韩三平心绪难平。
《督公》成功了,沈善登以前画的饼,在一步步实现,要是这次也成了呢?
韩三平不敢深想,又忍不住想。
倒不是为了快速进步,就想为文化和宣传事业添砖加瓦。
「反正没事,估计明天也没什幺工作,打牌。」
沈善登拉着陈好、黄晓明,周奇峰,又找了两个,一块打够级,带清烧、憋三、开点发四那种。
陈好暗暗感慨,沈善登有大将军之姿,心态无敌。
第二天一早。
周五票房初步统计出炉,一千七百万,远超预期!
再次刷新了今年国产片单日票房记录!
这个时候票房都是往高了喊,《督公》这样实诚的不多了!
传统媒体也无法保持矜持。
《新京报》娱乐版头条。
【沈善登携《督公》破纪录登顶,争议言论再掀风暴!】
《南方都市报》
【沈善登的粗口,撕开了文化的最后一层遮羞布】
文章指出,《督公》用边缘故事,粗暴的炒作手法,实现了票房的成功,这说明电影艺术属性逐步消退,商业属性持续升温。
《中国电影报导》
【《督公》现象持续升温!单日票房奇迹如何诞生?观众选择给出最响亮答案!】
聚焦电影热映,刻意淡化争议言论,用市场数据说话。
学院派倒是集体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