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一个可以复制的资本故事,让行业资本,让文化资本看到里面的巨大利益。
不要觉得资本短视,没有耐心。
其实资本是有耐心的,特别是有个好故事的情况下。
为了实验IP战略,他们可以忍受失败,试出了大IP+大导演+大流量的模式。
当然,这套模式丝毫没有挖掘IP本身的能力。
好比《斗破》《蛮荒记》一众玄幻仙侠剧,只是借个名字,然后娱乐圈文盲瞎几把改。
在《凡人修仙传》成功之前,从来错的都是男频网文,是你男频网文没有价值,是观众不喜欢玄幻仙侠剧。
直到《凡人》成功,才发现烂的是制作方,不是这些原创作品。
同样的,以后文化资本、影视资本、娱乐资本,为了走通新的范式,也是不怕失败的。
《半湖绿》《雄狮少年》《出走的决心》《好东西》《金刚川》《东极岛》等等这些玩意,不只是单纯做任务,确实是有关资本想要找到新的可以复刻的路径。
《半湖绿》是大IP+大导演+大流量这套的集大成者。
终极大IP,还有比岳飞和满江红更大的IP吗?
大导演,老谋子亲自指导。
有票房号召力的沈腾,以及最大流量四字。
此外,还有各种实力派演员。
最大问题就是读作岳飞,实际上是秦桧的故事,然后票房冠军是几个月拍出来的剧本杀电影。
从观众角度来看,很坑爹。
但是从制作方来说,这可比《流浪地球》好赚多了!
同档期黑了《流浪地球2》就是想要踩着小破球上位,为这套快要死去的模式招魂。
可惜,观众民智已开,吃的是断子绝孙饭。
至于为何没有扎扎实实做作品?
因为不好讲故事。
这些投资方要有一个资本故事,才能提前盈利。
沈善登做《督公》,后续入场的博纳、光线都是溢价入场,这还是当下影视资本没崛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