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会,众人聚餐去吃鸡公煲了,而翟达则选择去找许学军。
卷闸门开着,许学军坐在里面抽烟,看到翟达来了眼晴一亮,但人却没动。
「怎幺这幺晚?」
翟达看了看时间:,「说了六点后来,这不刚好?」
「东西带来了幺?」
由于昨日许学军爽快的给出了(笔记二),翟达也没矫情,拿出了(笔记一许学军拂过那深红色的封面,感慨万千....当场就翻看起来。
翟达没打断,只是等待。
十分钟后,许学军擡头道:「十年前吧,毛纺厂清理一个老图书室,那些旧书被当做废品一箱一箱堆在路边,环卫工知道我爱收集些老书,尤其是工学类的,就叫我去挑抹,找到了三本。」
「我也不知道于师傅写过这东西,他理应是想给毛纺厂留下技术,可惜破厂子一年不如一年,到现在就剩个成衣厂,就会糟蹋东西.!」
翟达点点头,毛纺厂作为建国初期少有的工业单位,以前涵盖的东西可不止纺织,计划经济下国家需要什幺,就要做什幺,没基础也得克服困难。
外公于立华就是因为要组建「精密仪表厂」,从东三省老工业区调来的技术能手。
如果分阶段的话,50年代是发展期,60、70是鼎盛阶段,80之后开始在下坡路上狂奔,至今没奔到头。
毕竟下坡路更省力.:
「我见你耍过那魔术,你的手很巧,很稳,有于师傅几分天赋,浪费了可惜「既然你想学,我就教你,我没有于师傅的水平,但指导你也够了,就当是还当年的情,以后你每天六点后来我这。」
翟达感觉干劲满满,挽起了袖子:「没问题,我今天做点什幺东西?」
他也是查过资料的,金工大多从做点小工具开始。
刚好外公的笔记有解封任务,应该很快就能完结。
许学军:「做个锤子。」
翟达笑了笑:「你还挺会一语双关,锤子就锤子,从哪里开始?」
许学军:「我是一语一关,做个锤子!今天我要看书,从明天起。」
说着还扬了扬手上的笔记本。
翟达感觉太阳穴突突的.:
老头你知道我一拳下去,你医保卡得刷爆幺?
咬着后牙根道:「那你把另外三本笔记借我,我晚上自学。」
许学军哼哼一声:「没学会走,就想学会跑...
但还真给。
许学军很清楚,作为于立华的外孙,翟达比他更有资格拿着这些,遮遮掩掩,对不起于师傅。
除了之前的(笔记二),许学军又拿出了两本笔记。
而翟达也第一次,「分别」接触到了外公笔记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