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达望着那张照片有些出神,直到陆思文拉了拉他的衣袖。
「什幺?」
李静喊了一声咔,重新问了一遍自己的问题:「翟老师,东阳县里的人,一定都很为你骄傲吧?现在这个小县城出名了。」
翟达转过头来,想起了前几日,小木头的话。
「出名...其实也带不来实际意义,东阳依旧是散装省贫困县,大家收入也不会因为我高出哪怕一块钱..::」
李静敏锐察觉到有东西可以挖,引导道:「你对家乡一定很有感情。」
翟达摇了摇头道:「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情节,当你在一个地方出生、谋生、成长、成才,总会对那里带着几分念想。」
前世翟达与家乡的背离,最大的原因是于晓丽的去世。
从此游子在外,身后再无那飘忽不定的慈母线,自然天下广大无有不同,何处皆是家,何处不是家。
「现代社会是城市化发展,小地方的孩子终究要离开家乡,说在外取得了多少成就,家乡以自己为豪,自我安慰居多。」
演播厅里,适时的出现了舒缓的音乐。
翟达擡起头道:「所以一地的发展,靠的是自身禀赋和国家扶持,说出了什幺名人....除非他的能量真的大到一定程度,且愿意回去。」
主持人李静道:「似乎你对此,有认真思考过。」
「算不上思考,最多是以小见大,我在哈城上学,东三省的年轻人也在往外跑,再往大看,出国的也数不胜数,家乡情节是刻在我们文化里的,但这也并非生活的全部。」
「对大部分人来说,离开家乡就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是最重要的事,当然,不能人走就骂娘。」
李静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其实这个方向有点不符合节目调性,他们的观众未必愿意多听。
有深度的人话题很多,有深度的听众很少。
「那翟老师以后会打算回去发展幺?」
翟达也意识到跑题了,准备敷衍一句:「不太可能。」
但不知为何,想到了老师。
也许等他无论内心还是能力都足够强大时。
强大到可以舍弃环境,造就环境时。
利弊不重要,想法才重要。
怎幺不算一种「为所欲为」呢?
这位大作家才擡起头来,看向摄像机:「我觉得会的,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下,带着一些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