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未雨绸缪
「恭喜,翟总,现在全国都在讨论你的名字和鸿图0S。」
8月9日,发布会的第二天早上,京北,
某五星级酒店的大堂茶歇处,工信部卢勤俭和翟达坐在一起,面前既没有茶也没有咖啡。
翟达笑了笑道:「卢部言重了,这才刚刚开始。」
「是刚刚开始...现在有多少家手机厂商,打算接入鸿图OS了?」
翟达报出了一个数字:「大小不一,18家,其中主流厂商七家,白牌机厂11家。」
「叮咚」一声,手机弹出一个消息,翟达看了一眼,更正道:「现在应该是19家了。
」
「你很看重白牌机市场?」
「准确的说..:.我看重任何智慧型手机市场,开源生态的模式,使得覆盖率成就了它的价值,况且说不定这些白牌机厂商、山寨机公司中,就会诞生下一个魅族呢?」
而且吴越足够给力,不但高效的拿下了许多东省杂牌厂商,也成功构建了研究院在深城的落脚点,稍稍休息几天,研究院就会派人去那边,协助各个厂商接入系统。
卢勤俭微笑着点点头:「这种想法很有高度。」
说着这位大佬感慨道:「事情远比我们预计的顺利,这场发布会带来的反响,会比工信部去推动更加有效,很快你们的作业系统就会打开局面,给手机行业带来活力。」
首先,鸿图0S的硬性要求就是触屏手机,最好是电容屏,再加上处理器等需求,这会显着推进「产品升级」。
「产品升级」则会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更大的市场规模,影响供应链的上上下下。
目前手机需要的硬体,尤其是高端硬体,国内的自产率并不高,但市场规模和市场机遇擡头后,也会激发本土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和自主道路,会试着从外资品牌身上啃下一块市场。
最后,促进全产业链升级,诞生更多的高价值企业,更多的高薪岗位。
道理,其实就是这幺简单,任何一个对市场有长久观察的人,都能得到这个简单的逻辑链条。
但难就难在第一步在哪里,技术突破在哪里,抓手在哪里。
这也正是为何工信部如此看重「鸿图OS」,因为翟达若能挣十个亿,整个市场则可能成长数百亿。
这还是只看国内市场,若是产品出海能够获得成效,撬动的东西更多。
包括名为「科技」的光环,会落在这片土地和国度,洗刷廉价和粗制滥造的名声。
没有核聚变那幺高远,也没有超算那幺尖端,但移动通信同样在全球的普遍认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