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周墨对二楼献上的第二句「卧槽」,目前这里的东北角是供给碳化硅项目使用的,包括三设备试验室。
必须用昂贵设备的流程,都已经在哈工大完成,甚至连封装切割都已搞定,拿到这边来的是一个个功率模块。
可以粗暴的理解为一个个陶瓷方块,由「基板」和「晶片」集成。
他们一直以来做的东西,只是里面晶片的部分(微米级,理解为集成电路也可以),
从衬底沉积开始,一个四英寸的圆形衬底大概可以切割出来64个,而一个模块根据目前的设计需要16个。
反倒是陶瓷基板方便,国产采购就行。
这些模块都已经是经过测试的合格品,今日翟达的工作,是用他们代替传统原件,制作电机系统最主要的「逆变器」。
这可不是个小盒子,六七公斤重,体积接近一箱「六个核桃」。
是的,又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搓过程,不过翟达可比一般的实验室人员要强多了,这大概就是许学军说的:
有脑没手,处处肘,有手没脑,傻干到老。
如果是只从「就业」的角度,和人打配合搞分工也成,但若是致力于开疆拓土,脑子和手都要有。
原则上这活翟达自己做就行了,但为了加深大家的项目理解,翟达希望所有人都参观且学习。
孙婷、葛巧巧、齐林、许学军包括周墨,都成了实验室里的学生,这里面除了许学军属于「手脑都有,但手被自己玩坏了」,其他人对实际操作都比较生疏。
纸面上的名字、原理、公式,化作了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这种知识联动对所有人都助益颇多。
逆变器的设计是翟达亲自完成的,之前就说过碳化硅电机并未更改传统电机逻辑,只是以有更高物理性质的碳化硅模块替代传统模块。
这里面唯一的新人周墨并未出声,只是认真的望着翟达的背影,甚至有些出神,
葛巧巧以为他紧张了,用胳膊肘顶了顶对方的大腿:「别怕学弟,会长不是那幺严厉的人。」
翟达头也不擡:「再交头接耳打屁股。」
葛巧巧:..
怕什幺...又不是没被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