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翟达下了露台,一路朝着研究院东北角而去,进入了那处摆放着「电擎-15000」样机的地方。

与前几天区别是,这台样机除了运转了更多时间,提供了更多数据外,也即将迎来自已的兄弟,也就是第二台样机。

针对「初代机」噪音大和冷却系统未达设计标目标的问题,项目组已经找到了几个可能原因,二代机的制造同步提上了日程,也方便之后做对照组。

他们手头的材料和部件,本身采购的时候就有余量,理论上再造5台也没问题,只是大家都很忙,目前进度只完成了60%左右。

工作台上,摆放着半成品的逆变器,碳化硅功率器件还未完全安装,整体电路也未彻底接通,这是翟达两小时前遗留的剩余工作。

此番从欢乐的聚会中抽出,除了「看自己的节目真鸡脖尴尬」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是此时这里没有人。

翟达走到半成品逆变器前,观察了片刻,似乎准备继续之前的工作,但他既没有换衣服,也没有戴手套,就这幺背着手站在台前。

片刻后,桌上的手持键合笔飘了起来。

无人操作,但一米外的开关「咔」的一声打开。

而后,台上数十根铜、铝丝飘了起来,来到翟达面前,等待工程师的检阅。

从始至终,翟达都一动不动背着双手,只有眼神不断扫动。

他想要做个试验。

确定了这些小玩意没有明显的结构瑕疵后,数十根铜铝线飞入了逆变器箱体内,一个个整齐的竖立在应该在的地方。

好似逆变器长出了整齐的金属骨刺一般。

若是有哈粉在此,怕是要惊呼一句:魔法果然是存在的!这是变形术!

这一步工序是将铜、铝线连接至对应位置,属于繁琐且复杂类型。

如果翟达用手操作,每一根他都需要单独用镊子固定位置,而后再连结,以此往复,

无非就是他手速更快些罢了。

而现在,一次性就完成了数十根的定位工作,并且它们都保持在原位,不会晃动,键合笔飘了过去,精准的角度一个个压下,铜、铝线规整的被固定。

甚至若是键合点不那幺规整,翟达还能趁着材料完全固化前微微调整,类似于...捏一捏。

这才是念动力应有的使用方法嘛他忍不住畅想,以后能够如同万磁王一样背着手,逼格满满,看零件自己组装自己。

一切都井然有序,直到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一个分神,逆变器箱体内的场景立马开始变化,金属线开始歪七扭八,键合笔也一下戳歪了,差点在一旁的温度传感器上。

一乱翟达就想赶紧调整,越想调整就越乱,最后干脆作罢,所有东西都飘了出来,以免给逆变器搞坏了。

这玩意儿按照现在的实验室制备级别,成本也十多万了。

翟达撇了撇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