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达叹了一口气:「其实还有第四个选项,先说好,这是夹杂了私心的。」
众人竖起了耳朵。
这次翟达没有数手指,而是双手摊开,坦诚道:
即便有私心,也是坦坦荡荡的有私心。
「其四,东阳。」
原本翟达以为,此时会有人跳出来说:会长你是怎幺把它和另外三并列提起的。
但并没有。
甚至个别几个,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吴越见翟达终于说出这两个字,心里松了一口气。
脸上也带着憧憬和感慨,显然翟达也是找他谈过了。
翟达向后一靠,聊起自己家乡,语气轻松了许多。
「你们可能不熟悉,东阳海运靠近多个港口方便出海,陆运地处东部运输大动脉京沪高速核心,工业资源如水电基础完备,散装省看似没有拿得出手的明星企业,也无超一线城市,甚至有时候连省会都没有...但工业禀赋很强。」
「工业产值常年全国第二,而第一有两个超一线城市,且散装省高新技术占比30%以上,民营占比50%以上,产业链并不弱,我们就有许多半导体的国产设备商在散装省,全省高技术产业工人数量巨大,研究院未来不只会涉及碳化硅,还可能有其他产业。」
「我知道散装省的数据和东阳的是两码事,但若去了那里,得到的支持不能只看东阳本地的,而是整个散装省,辐射的区域也不能光看东阳,左右联动整个散装北,上下连结『京津冀」和『长三角』,更远处对着日韩。」
「鸡首牛后、人脉资源、整个东阳我是老大这样的假大空我就不谈了,说多了显得我倒果为因,牵强附会。」
「所以说说劣势吧...产业工人充足但顶尖人才不足,生活设施欠发达,医疗教育就那样,小县城有的毛病它都有,如果去了,就要有自建一个小城镇的心态,就像曾经那些国有大厂,建小区,建学校,建医院,要尽可能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
翟达重新坐直了身子:「目前就是这些想法,过段时间工信部来人后,我会与他们好好沟通一下,也听取他们的意见。」
虽然决策权100%在他手里,但不代表他不听任何建议。
但正是这个坦然的态度,更让下方一众人有些犹豫。
这时,全场没说过一句话的周墨突然擡手示意道:「会长,你可能弄错了一件事。」
翟达微微皱眉:「什幺事?」
「我们大部分都是还未毕业的学生,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但依托天赋搞搞研究还行,总部选址和长远规划这样商业上的大事,很难有什幺建设性的想法。」
周墨沉声道:「我不代表别人,我只说自己:我相信您的判断,哪怕您是带着私心的,因为大家的未来和您的私心并不冲突,我能够有好的机会和好的舞台,不也正是以您的私心为开端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