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小县城呆了十几二十年,连「袖钉」都没见过。
人怎幺能够可以有逼格到这种程度?好帅啊!
这位天才程式设计师今天主讲操作界面:
「在涉及温度异常的指示中,UI分为蓝色、红色,能够在视觉上第一时间反馈,我们为不同反馈都设计了单独的图标,这些标志在我们自主研发的各个设备中都是通用的,比如这个...」
有个男青年举手,程墨冷冷的说道:「等我讲完,会给你们提问的机会。」
那人手又放了回去。
教鞭指着投影幕布上的「一虚一实双直线」:「这个代表位置校准偏差,下方的如果是两组数字就是平面偏差,三组则是空间偏差。」
又指了指「看上去高凸不平的方块」:「这个代表均匀性偏差,下方百分比是什幺意思是根据不同工序来定,每个工艺的均匀性要求不一样,但所有超限数据都会加黑加粗显示。」
讲了一连串「通用」UI后,程墨才停下来喝了口水。
他将「手机系统」的视角带入了「工业软体」,力求视觉信息的「直观性」、「简洁性」、「
效率性」。
不要觉得手机系统low,作为电子产品的集大成者,总结到的「人机互动反馈」是全球最多的,信息传递、归类等方面远远甩掉工业软体十条街。
一个图标的颜色、位置、结构、特效,都可以加速或简化信息传递,亦或者调动使用者的注意力。
在他看来,传统工业软体里那种和「EXCEL表格」般的操作界面,简直太失败了。
关键「EXCEL表格」速度快也就忍了,就当是工业特种需求反应速度还慢,优化堪称垃圾,几十年前老古董代码。
和会长一起逆向开发的时候,许多价值几百万的「设备」,里面的处理器堪比小霸王。
有时候一门领域的进步,就是来自于全新视角。
「刚才举手的那位同学,你现在可以提问了。」
「老师你后背爬着一只杜溜子。」
程墨拧了拧水杯盖,淡然道:「什幺是毒瘤子?」
「就是「蝉」。」
程墨:
知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