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不卖碳化硅,我们卖的是晶片和功率器件,有的是自己开发的,有的是别人设计定制的。」
「另外,在逆变器、变流器、特高压输电、电网调解、通信基站等方面都有作用,你一看就是培训没到位,应用都在工业层面,民用层面的东西...还没出来,不过订单不用你操心。」
光国家电网的订单,他就拿了超多。
第一阶段先上马功率器件和逆变器,然后逐步往下拓展,量产电机、变流器、通信功率放大器等。
都是工业级需求,有工信部支持,国有部分就够吃到饱了,进而能带动许多领域的产能升级。
举个例子,光伏有了碳化硅逆变器,能量损耗和并网成本都会显着降低,从「垃圾能」渐渐变的.::.不那幺垃圾。
国家从「血亏推行」能变为「微亏推行」。
而这一转变会刺雷射伏产业的活跃度,继而影响纵向领域如光伏板本身的技术..:
粗暴的比喻,原本铺一块光伏板子亏七毛,国家补贴一块,企业挣三毛,基本全是挣补贴。
用碳化硅后,铺一块板子亏一毛,国家还补贴一块,利润率直接翻了三倍。
只要确定能挣钱,那不往死里舖?铺他个漫山遍野。
以前哆哆嗦嗦是利润率太低,一不小心波动没了,现在就不同了。
旺盛的需求,会促进光伏板制造商发展和进步,继而可能使得亏一毛变成彻底不亏,最后「垃圾能」变成「有效能」,从此清洁能源行业出现正反馈,国家停止补贴产业链也依旧能蓬勃发展。
甚至因为能效和产业升级需要,会逼各领域企业必须使用「碳化硅功率器件」(未必直说,但评估标准上调),否则以低端产能论,不予补贴。
这就是订单做不完的原因。
刘静听得两眼放光:「这幺厉害幺!」
翟老师说的就是比培训老师说的好懂,从乌托邦时就是这样。
后来回到高中,感觉老师讲得好乱....也不够帅。
「那这幺好的东西,咱是不是不能卖给外国人?」
翟达上下打量了刘静一番,有些奇怪她为啥会思考这种问题..:
按照现在普遍的认知,一般来说都会默认东西越好,越要卖给外国人,差的才留在国内。
他摇摇头道:「不,我争取至少保证30%的产能卖到国外。」
「啊?为啥?」
「这样才能摧毁他们正在研发碳化硅领域的企业。」
刘静若有所思,不管怎幺说,解答了她心里的一点疑惑。
学员是这样的,也许她培训并不拉跨,但没出过小县城的刘静,总对「自己在学什幺」无法构建出整体概念,这种看似遥远的问题若不清晰,终究会磨损前进的动力。
翟达觉得也许可以在培训中加一些「大方向」内容。
刘静心情大好,笑嘻嘻道:「谢谢翟老师!我分你一只姐猴!」
不等翟达拒绝,一只炸的焦黄酥脆的蝉幼虫,就放在了翟达洁白的米饭上..:
刘静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翟达看着餐盘一阵难受,背后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会长,浪费粮食不好哦~」
转过头去,程墨满头大汗,有一种挣扎过后选择尝试,尝试过后意外很爽,爽完了意犹未尽的通透感。
最后翟达没有吃。
而程墨吃了两只。
充实而平静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时间来到了六月中旬,这处原精密仪表厂的院落里,培训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大量的操作员工人逐渐拥有了不错的水平。
搞研发、修设备、明原理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