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快,翟达就想明白了。
也许...上面根本没有把决策要点,放在「听」上。
而是放在了「看」上,也就是「调研」。
所有人的声音,包括研究院,可能都是次要作用。
真正的支撑是数据、是定位、是前瞻。
分会场顺利结束,不过彻底离开前,翟达又串门去了另外一个分会场,找到了那边专门等待的人,提交了一份简短的,只有1500字的「汽车产业前瞻建议」。
内容,其实就是和万部昨天聊的那些,但按照约定,他需要以官方渠道,表示对这个领域的「感兴趣」。
终于,来到京北的第三天,早市再度吃完早餐后,研究院众人穿上正装,打上领带。
与多年后不同,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并不对外公开,也不会有电视台拍摄,门口更没有许多记者。
翟达夹着文件夹,大步流星朝着传说中的「东大堂」走去,与身边那些大多50岁往上,或疲态或发福的身影对比,犹如早上八九点的太阳。
身后众人也是神采奕奕。
这毕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
至于唐小葵,因为「东大堂」也算一个景点了,一并带了过来,虽然不能进会场,但里面溜达一下也挺有趣。
「哥加油!帅的!」
翟达摆摆手,彻底走入会场。
作为发言者之一,他的座位在第一排,
席位不在中心,毕竟初出茅庐。
毕竟同排的人,无不是已经叱咤商场多年的老前辈。
而程墨等人则坐在稍后几排,暂时顾及不到了。
大概十分钟后,与会人员全部到场,前方台上侧面走入一串人,翟达熟知的卢部、万部都在其中。
哦,还有一位半熟的,世博会开幕式遥遥眼神示意过,也是今天的主持者。
会议顺利启动,主持者开始「主题讲话」。
内容与之前知道的基本相同,但翟达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一些遣词上有修订。
如此规格,理应要抠字,是「大力」还是「全力」,是「提倡」还是「倡导」,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与严谨。
这一过程大概进行了20分钟,之后则是各部门的分别讲话。
发改部门、工信部门、科技部门、商务部门依次。
最后,则是于民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发言环节了。
大致内容,都已经在研讨会申报过,每人10分钟,这并不短,十个人讲完加上串场,两小时就过去了。
翟达的发言是在第八席,所以他还有时间一边整理,一边听听别人讲什幺。
听了几个后,他感觉有些出乎预料。
无论是已经家大业大的「老牌大能」,还是正在突飞猛进「新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