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方式。
「恭喜宿主发现绿色特殊物品【逼意驳头链】:由某人亲手制造的物品,在诞生之初并未获得成为「特殊物品』的资格,但长期侵染在浓烈的逼意中,突破了最后的桔。」
「所有权:未拥有、未激活。」
「装备效果:实时检测使用者的装束整洁度、细节度、完整度,高分时少量增加身体素质、思维速度,低分时少量降低身体素质、思维速度(居家、睡眠时无效)。」
「特殊效果『逼意领域」:身边人会若有若无将你视为重要人物,哪怕他们根本不认识你是哪根小饼干。」
「解封任务:通过装逼而非现实身份影响,获得旁人的心中赞叹,当前进度(34/100)
「备注:作为一种正反馈,它会逐渐驱使你朝着更「装逼」的生活方式演变,哪天要是穿的随意了,就浑身不得劲!」
翟达砸吧了一下嘴..:
怎幺说呢,真是抽象啊..
一连遇见两个「撒网」的收获,翟达也大概摸索出了些规律。
得益于外公笔记的「立心」效果,他亲手制作的东西,确实远比普通物品更接近【装备】,这无异于一个巨大利好。
不用去赌那腾讯级出货概率,而是精准策划,收获确定性成果。
不严谨的猜测一下,可能他给出的时候,距离「特殊物品」的进度条已经在80%以上了。
培训学校那些「原型机」毫无变化,似乎说明念这东西比起「量」,「质」更加重要,几百个学员的驳杂念头,都比不上一两个性格、行为特殊的人。
不难发现!由于制作和赠送本身就是按照性格和习惯进行的,物品染上的念也无疑是相关方向。
甚至可以说,接近于「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