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排除掉不需要插手的「无人机」、「量熵」等,翟达手上自己主导的项目只有两个。

一个是「碳化硅衬底生成」,一个是「整车制造」。

后者还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各方面准备都需要时间,而翟达打算在年底前,结束掉「碳化硅衬底生成」的研发。

三个月...时间差不多够用。

毕竟挂在这了..

按照产业界的共识来说,「衬底生成」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单独工业链,与后端所有的加工,也就是集合半导体现在的工作内容,复杂程度不湟多让堪称1:1。

但对翟达来说,他还未动手,就已经解决了50%的问题,因为其中许多工艺需求和之前的开发都是重合的。

比如衬底生成切割晶锭,之前研发用于切割功率器件的「金刚线超硬材料切割机」,就可以胜任,只需要稍稍更改一下规格和工作腔结构,

不恰当的比喻一下,相当于一个已经拥有「黄金精加工」能力的人,向上拓展「黄金提炼和粗加工」技术。

难点并非没有,但设备上只差「高温粉末反应炉」和「PVT晶体生长炉」。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和衬底供应商英飞凌就貌合神离,虽然后者试图用降价的方式劝服研究院放弃研发「衬底生成」,想要和「机核半导体」成为坚固的上下游盟友,共同开拓和瓜分碳化硅产业。

但以德国制造业的成本,再怎幺降也不会让翟达满意。

翟达也不信任这帮人,到时候白房子豪两嗓子,整个欧洲从上到下都得跪,一家德国企业凭什幺能站直了身子?

所谓坚固的上下游盟友,也不过是一颗不定时炸弹,翟达比任何人都确信,研究院的路不会是风平浪静。

他对卢勤俭承诺过,要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成本压缩掉90%,以达到赋能生产力的效果,

涌入各行各业,手机充电器都要用上的那种。

英飞凌大概猜到了这种纯粹的上下游关系不会长久,索性连价格都不降了,挣一笔是一笔,但应该猜不到研究院或者说翟达突破的速度有多快。

渐渐地,翟达又回到了去年那种挂力拉满的状态,以至于有时候从房间里出来,于晓丽会感觉儿子回到了高中时期。

一看就是熬夜看小说了.

而研究院的员工们则感觉更加诡异..

怎幺卢女士走了...老板反而每天都睡眠不足的样子?

这核理幺?

早餐桌上,翟达挠了挠头,大概是用脑过度,昨晚洗的头,早上就出油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