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的目的很明显。
她是来蹭的。
作为一个崛起的很突然,一路顺风顺水的人,她和所有「骤然成功者」一样,喜欢对自己的成功进行「归因」。
有人觉得自己天生命贵、有人烧香信佛。
而她..:比较特别..
她迷信翟达..:
从最早的采访文章大爆,到受翟达启发建议开发「微博」,再到让翟达成为微博的一号博主,
乃至跟投《魔术达人秀》...
当运气发生过无数次,谁都会将其当成信仰。
李恬恬现在但凡哪一年没蹭到「翟总」,就好似信徒一年多没烧过香一样,觉得少了些什幺,
事业不稳..:
可惜研究院越飞越高,翟总渐渐也对娱乐场这一亩三分地愈发嫌弃。
所以听闻「乌托邦集团」冒出来,并且开始涉足娱乐圈的时候,第一时间感觉到:又有的蹭了她看了翟总的人后,立刻心里有了些想法里面除了于悠悠,因为「编剧」身份过于幕后外,其他都可以称得上未来的公众人物。
导演、男演员、女演员。
李总眼睛一亮。
微博内部有一个「微星计划」,即通过流量扶持,抓取一些新人,打造成流量样板。
与早期翟达参与的「星浪星计划」不同,当时是各行各业,甚至素人中的高质量博主。
而「微星计划」则是彻底偏向娱乐,这也标志着微博这个平台,开始彻底转向。
大战略不是李恬恬提出的,但她本人也没觉得有问题....毕竟网际网路公司靠数据说话,娱乐向带来的新用户、活跃度、变现能力,确实明显更强。
她准备将这几个,打包塞入「微星」计划。
李恬恬也不需要他们回报什幺,微星计划本来就是「千金买马骨」,她也有这个权限决定谁起飞。
这位心满意足的点点头后,好似抢了一柱头香一般,神清气爽。
有时候,命运是很奇妙的。
当初的李恬恬是,现在的几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