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翟达:即将参与真理探索工作
秘书「小林同学」带来的改变,融入在了日常中,配合也渐渐有了默契。
她没有改变翟达工作的步调和方向,最多只改变了效率。
翟达反而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在工作中。
今年对研究院来说,将会是收获的一年。
发布会对全球宣告的各个项目,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斩获名为「发展」的果实。
常理上来说,研究院应该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变现」上。
这也是许多技术起家公司的常规路径:因技术领先而一炮成名,之后逐渐转移精力摄取营收。
毕竟开公司嘛,不就图个钱?
摄取「营收」同样需要大量投入精力。
销售、渠道、营销都得搞,在日积月累中,难免比重增加,使得整个企业的风格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
甚至开始金融化,沉迷股价增长不可自拔,毕竟市场玩出花来,也比不上股市一个涨停板,至少对老板和投资人来说是这样的,资金套出来一点,比卖东西强多了!
技术研发渐渐成了「小部分内容」,优势一点点丧失。
随便点名几个知名企业,就会发现类似的剧本在一遍遍上演。
诺基亚同学麻烦站起来,说的就是你。
苹果...苹果同学暂时不用站,毕竟老乔还没走。
联翔!你跪着听。
这时候研究院的「纯粹性」理念,就发挥了价值,在翟达的有意干预下,「商业属性」偏多的部分,都被尽可能的剥离了。
举个例子:无人机已经在发售前夕了,但核心团队并没有太过关注销售问题,反而已经投入了下一代机型的研发中。
销售工作由「乌托邦集团」成立了一个专项分公司,来承担与各个渠道的对接、拓展。
在沪上和京北,将会有两家线下体验店,目前已经在装修。
在官网上,有直销系统,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也有官方店铺。
甚至客服团队也在东阳县城区预备了一栋写字楼,根据工作量逐渐填充。
乌托邦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不盈利,只是保证收支平衡,顺便养活一大帮新员工,给本地创造更多岗位,但未来会有它许多盈利的机会。
研究院和乌托邦,担任着「源头」与「承载」的关系。
没有企业可以只考虑研发,不考虑商业。
除非老板有两家公司.::
类似的例子也将会在其他板块出现,比如「鸿图0S团队」也会逐渐剥离客服工作。
只有那些BtoB业务,因为需要专业性而自己处理。
而今天,研究院就来了这幺一个特殊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