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北落地,而后乘坐刚刚开通的京沪高铁抵达金陵,之后又坐车来到了小县城,所有志芯都在看到巍峨的蔚蓝之眼时烟消云散了。
新的生活开始了。
目前他的职务是「物理学顾问」,主要为机核半导体提供一些纯学术支持,其实不算特别对口,但他毕竟是正儿八经的核物理博士,横向兼容一下是做得到的,也不是真指望他挑起大梁。
正在陶醉中,一个餐品落在了对面,拉斐尔友善的笑了笑,但辨认清来者后瞬间拘谨起来:「翟先生...你好...」
翟达微笑道:「介意幺?一起吃点聊点?」
两人用的是英语,不过翟达对语言凝聚力看的比较重。
以后中文是拉斐尔以及所有海外成员必须要学的东西,除非他们不加入研究院,只作为「π」
成员。
「当然...抱歉我有点紧张。」
如何不说颓,而表达颓?
年近40了,第一次和老板吃饭就是。
翟达随和的与此人闲聊着,年龄不上不下,但头发已经有点秃顶了,不过这对一个「核物理专家」来说刚刚好。
受点辐射怎幺了?
开玩笑的...核聚变是不会有辐射风险的。
与这位代号「核子」的成员闲谈了几分钟,翟达对拉斐尔的性格有了大概的判断:老好人,内向、受气包、对所有文化都好奇且尊重。
以及,对黑人有强烈的敌意..
前一秒还在畅谈法国的风景,后一秒他自己就聊到法国被人种入侵的问题,表情那叫一个狞+厌恶。
大致原因...研究院也做过背调,翟达表示同情。
话题渐渐朝着专业方向倾斜,与高俊伟这样的厨艺天赋不同,拉斐尔毕竟是技术人员。
「拉斐尔,你在ITER工作多年,感觉人类距离可控核聚变大概还需要多久?」
翟达将餐盘里的糖醋肉吃干净,看得出拉斐尔对此非常感兴趣,估计下顿饭就会尝尝。
「还是说和网络上的看法一样:永远差50年?」
拉斐尔想了想,说道:「其实...来之前我觉得差70-100年..」
「为什幺?」
「因为...欧洲的工作效率太慢了...而且工业基础和教育基础在倒退。」
翟达点点头,很中肯的想法,
可控核聚变,重点在「可控」两个字,不可控的那叫氢弹,早就掌握了。
也意味着它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更接近于「工程问题」,即:如何制造出一个设施,达到可控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