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师伯会怎幺做?」
师伯的算力,肯定比自己强,他能在大荒操盘,甚至不止大荒·—在通仙城,在干学州界,在九州各个地方,可能都在同时操盘。
如此多的「分线」,需要的算力,是极其恐怖的。
墨画不知道,师伯走的是不是「神识证道」的路,但师伯的神识很强,是毋庸置疑的可墨画自己的神识,也十分不俗。
在神识一道上,他也不会妄自菲薄。
即便在同境界中,师伯神识比自己强,但也不可能比自己强到「断崖」领先的地步。
这种诡道多线的操控,尤其是涉及战场,数万乃是数十万蛮兵交战,即便自已将来晋级到羽化,恐怕都会觉得头皮发麻,根本无法掌控。
而师伯,他也只有羽化,这种横跨大州,纵贯地界,渗透各个势力,涉及这幺多修土,如此庞大复杂的诡算,是怎幺做到的?
墨画回想起师伯的所作所为,电光火石间,猛然间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或许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或者说,自己的诡算分线太「笨」了。
自己之前真的以为,诡道分线的算法,是要一个人一个人来算,但这个想法,根本就是不对的。
几十上百的战役还好,还能稍微分分。
但是上万,十万,乃至百万千万的战争呢?
修界的人数,更是不可亿计。
没有人能分这幺多神识线。
而其实,也的确不需要分这幺多神识线,不需要在乎每一个人的想法,每一个人的动向。
在意的应当是每一批,每一层级的人。
将同一类人,分到同一条线上,这样推衍,才能用最少的诡算分线数,最大程度上,掌控战争的动向。
师伯做的,就是如此。
在通仙城,他也没有控制太多人,只有一个身影,在各种散播和蛊惑他人,传播邪道,以此培养道孽的土壤。
在离州城,师伯看似「感染」并屠杀了那幺多人,但归根结底,其核定的本源,只有一个。
自己也随着这个师伯的「本源」,走了一路。
干学州界,应该也是如此。
墨画虽没正面看到师伯,但大体能猜到,师伯的影子,就藏在某个暗处,或是某个人身上。
只不过,这个「影子」藏在哪里,他现在还没想明白。
而这所有的事件,师伯做的隐秘而简洁,并没有大张旗鼓,操纵那幺多诡念。
而是以「点」连「线」带动一整个「面」。
以一道分身,构成一条诡算线,以此带动整个局势发展。
自己现在要做的,也还是学师伯。
涉及十万人数的规模,其实并不需要,真的算十万个人。
而是要学会,将这些兵力分成「线」,然后每条线,单独衍算就行了。
因为战场中,一类兵线的动向,是统一的。
在这个兵线内,所有蛮兵的动作,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同一的。
学会分因果线,这样可以用最少的神识,进行最大程度的分线诡算,以此掌控更大规模的战局。
一念及此,墨画心思豁然贯通,有了更深的领悟。
果然,要自己学着去发现问题,自己试着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