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赛高的CEO埃里克桑福德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此刻终于开口打破僵局:「保罗的急躁可以理解,但桑杰的说法也没错。

我们现在要搞清楚,星源科技的HFOB架构到底是『偶然突破』还是『体系化的研发能力』。

如果只是28纳米的单点优势,那它威胁的只有格罗方德、湾积电和联华电子的中低端代工订单。

但若是这套混合工艺能向上兼容20纳米、16纳米,甚至适配车规、工控晶片,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话音刚落,他将一份标注着的测试报告推到茶几中央,随即补充道:「这是星源科技代工的天工 A100T处理器的拆解报告,它的电晶体密度比传统的28纳米HKMG工艺高18%,更为接近20纳米Planar工艺的水平。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漏电流控制率比湾积电低了9%,这意味着这套工艺能直接用在对功耗敏感的智能穿戴、医疗设备上。」

英特尔的布莱恩科再奇眯着眼睛,轻松啜了一口酒水,方才回应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不能只盯着『限制设备』,还要卡住『应用场景』?」

赛高的埃里克桑福德淡淡一笑,颔首应道:「没错!」

布莱恩科再奇的目光扫过众人:「卡住应用场景.具体要怎幺做?智能穿戴、医疗设备的供应链分散,总不能挨个去施压吧?」

埃里克桑福德俯身将报告翻到第二页,指着其中一行数据说道:「关键在于『生态绑定』!星源科技的代工订单,100%来源于橙子科技,非常依赖我们的EDA工具和IP授权。」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冷意:「只需让Synopsys和Cadence给星源科技断供,暂停对华国中低端晶片设计公司的EDA升级服务,星源科技就算掌握了20纳米、16纳米的工艺制程,由于缺乏配套的设计软体,他们也只能沦为代工厂,为我们打工。」

埃里克桑福德的计划很棒,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陈延森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发出了脉思(Mass) V1.0。

他的限制手段,屁用没有!

埃里克桑福德继续说道「接着发动国际半导体协会的力量,欧洲那些半导体企业为了保住市场,自然不会去找星源科技代工。」

格罗方德的桑杰贾听完,眉头拧得更紧,摇了摇头道:「没必要!我个人更赞成马克的策略,把NXT 1980i光刻机卖给星源科技,这才是大智慧!让华国的半导体行业始终「差一代」,无法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言外之意,埃里克的计谋看似狠辣,但也会把华国给逼急了,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

要是完全断绝所有的晶片供应与合作,那样也会彻底失去华国市场,并引发全球的产业链地震。

在他眼里,28纳米的生产工艺并不重要。

反倒是星源科技光学部联合华科协会旗下的光电所、光机所,大搞科研会战,并借此研发出了非球面反射镜的抛光与镀膜技术,更值得警惕。

因此,在技术突破前,他们的态度是:严格禁运,延缓研发进程;

突破后:立刻解禁稍微先进一代的产品。

如此一来,国内的晶片制造商就会发现,进口的光刻机虽然只先进了一丁点,但在成熟度、产能和成本上要优于刚突破的国产设备。

购买进口设备能更快地投产盈利!

晶片制造是商业行为,追求效率和利润。

Fab工厂只会选择更稳定、效率更高的进口设备。

最终结果便是:即便华国能研制出28纳米制程的光刻机,也会失去最重要的早期市场和客户反馈循环。

没有大规模商用,就无法通过叠代改进来提升性能、稳定性和良率,研发循环会变得异常艰难,从而被「锁死」在实验室水平或低端市场,永远无法追上世界前沿水平。

看上去是在给华国的半导体行业输送先进设备,实则包藏祸心,玩的是阳谋!

这才叫策略!

美光董事长马克邓肯见桑杰领会了自己计策里的深意,不禁露出满意的微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