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终于能发挥专业,可在深入了解饿了幺后,他瞬间傻眼了。
这幺操蛋的业务模式,是谁想出来的?
根本看不到盈利希望!
平台在买家和商家两边都不讨好。
商家为了赚钱只能提高线上售价,毕竟打包、配送和平台抽成增加了成本;买家不愿多花钱,觉得平台把成本转嫁到了自己头上。
创立两年半的饿了幺,至今只拿到过一笔融资,每日订单量3000多,扣除管理和技术成本,饿了幺其实一直在亏钱。
高伟林本想劝劝陈延森,但最终叹了口气,还是选择相信老板的眼光。
论做生意,十个自己都不是老板的对手,做好本职工作就行,随意越线,保不齐还会招致老板不满。
两天后,章旭豪接到了高伟林的电话。
「给你1个亿,森联要30%股权。」高伟林开口报价。
「美币?」章旭豪试探着问。
「华元。」高伟林嗤笑,心想这哥们想多了,就饿了幺目前这规模,估值2亿都算多。
章旭豪沉默了,这段时间他一直琢磨着要不要给产品换个名字。
饿了幺?
他现在是真饿了!
这两年来,除了金沙创投给的100万美币融资,再没从风投那拿到一分钱。
他想扩大市场,可没钱啊!
这破名字,跟他幺诅咒一样!
1亿资金他想要,可30%的股权又舍不得。
想了想,章旭豪说先考虑下,挂断电话后,他立刻去查森联资本的背景,发现背后老板是陈延森。
章旭豪顿时有了主意,拿着森联资本的报价,分别去找金沙江创投、红杉和高瓴资本去谈,藉机哄擡身价。
这让高瓴资本的张磊大为疑惑,他之前研究过饿了幺的商业模式,坦白说,没瞧上。
在他看来,陈延森的商业眼光并不差,按说不会看上饿了幺才对。
于是,张磊给陈延森打去电话。
陈延森这才知道章旭豪耍的小手段,笑着否认道:「我投团购也不会投外卖。」
两人寒暄结束后,陈延森心里冷哼:章旭豪这家伙,看着老实,居然如此腹黑,他能理解章旭豪的做法,但被算计还是不爽。
瞬间打消了投资饿了幺的念头。
果然,能在网际网路黄金十年期间,留下名字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
陈延森自己虽然是个不讲道德的人,但他喜欢跟他讲道德的合作方,像章旭豪这种,心眼子太多,投他还不如投美团。
没过多久,章旭豪就知道自己玩砸了,不仅得罪了森联资本,还错过了一次融资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