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创投的朱啸虎、DST的周受志、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均收到了筷跑的最新动态。
他们也没想到,原本不受重视的外卖模式,在与流量、资金的碰撞下,竟能迸发出如此惊人的发展潜力。
周受志一番思考后,给陈延森打去电话,提出入股请求,估值给到10亿。
陈延森笑笑,委婉拒绝了。
DST在国内确实投了不少网际网路公司,但除了资金以外,并不能为筷跑提供额外的生长养分。
而陈延森,并不缺钱。
周受志只能遗憾地退出了筷跑的A轮融资角逐,至于饿了幺,他私下里考虑过,但在实地考察后,就直接放弃了。
与筷跑对比,饿了幺在配送时效、订单处理系统和骑手团队建设上,都远不如筷跑。
章旭豪拿到金沙创投的100万美币后,只对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在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市场运营人员身上,投入了太多资金。
但周受志更为重视的地推BD,饿了幺却做得一塌糊涂。
作为一家外卖平台,一头连结用户,另一头连结商户,饿了幺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出色的成绩,周受志自然看不上。
这也是朱啸虎不肯再投章旭豪的缘故。
此时的章旭豪,却坐在阿狸战略投资合作部的会客室,惴惴不安地等待着。
在筷跑的压力下,他几乎找遍了交大校友圈的人脉,却并未拿到一毛钱融资。
于是他又把目光盯上了杭城的金主。
吱呀一声!
房门被人推开。
章旭豪连忙起身,主动迎了上去。
门口站着一个光头中年人,穿着一套蓝西装,身后还跟着两名助理。
「季总,久仰大名!」章旭豪身子微欠,面带讨好的问候道。
这时,阿狸战略投资部的真正老大还是蔡信,季刚只是总经理,还没坐上负责人的位置。
不过,对于饿了幺这种量级的投资案,季刚也能全权决定。
「章总,请坐。」
季刚微微一笑,应声回道。
在决定见章旭豪之前,他研究过饿了幺,也研究过筷跑,对于这种有别于团购模式的O2O生态,他确实有投资兴趣,并且他的直系老板蔡信,也认为外卖在本地生活赛道,具备一定的成长潜力。
由于陈延森联合亰东,共同与桃宝争抢电商市场份额,马立云和蔡信并不想投资筷跑。
便把注意力放在了饿了幺身上。
「季总,这是饿了幺的商业计划书,截止12月31日,饿了幺的注册会员一共是6.7万人,单日订单量维持在1万左右。」
章旭豪谨慎地递上一份文件,缓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