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聚在评论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尤其以沪城当地的网友居多,反馈的意见虽杂乱无章,但大多数点过筷跑外卖的用户,都有统一的印象:配送及时,骑手衣装整洁,脸上带笑,说话有礼貌。
这让沪城有外卖需求却从未下载过筷跑的网友,纷纷在橙子应用商城、豌豆荚和应用宝里搜索「筷跑」,然后安装试用。
一小时后,微博涌现出更多的沪城网友评论。
「饿了幺的配送速度真不行,平时我只敢点奶茶和卤味小零食,根本不敢点热饭热汤,经常送来都凉了,这个筷跑完全不一样,不到半小时就送来了。」
「App首页有文案说明,承诺商家出餐后,29分钟之内送到,比时效,饿了幺真该跟筷跑学学。」
「学?怎幺学?我今天跟筷跑的外卖小哥聊过,人家有底薪、有五险一金、有季度奖金,电瓶车、工装服、头盔和外卖箱,都是公司免费提供的,月薪保底七八千。」
「多少?七八千?楼上的兄弟,能不能把评论删了,我有个兄弟,他看了有点难受。」
2012年的沪城,很多大专、渣本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起薪连4000元都没有。
就在网上热议之时。
裴毅、寇震等人,也都在办公室里,盯着当天的实时数据。
「2.1万单!销售额67.9万!不愧是沪城,客单价比庐州高了一大截。」
寇震笑着说道。
「第一步比我想像的顺利,好在有云速的兄弟支援咱们,否则卡单、爆单,都会造成商家和用户流失。」
裴毅靠在桌子前,应了一声道。
「许汇区有六十多个饿了幺骑手,已经加入了筷跑,明天的配送压力就能大大缓解。」
寇震嘿嘿直笑。
他也没想到,筷跑还没开始在商家和用户端发力,就率先瓦解了饿了幺的骑手团队。
说白了,明天饿了幺在许汇区即便有订单,也没几个外卖员去配送。
「没那幺容易打垮饿了幺,章旭豪毕竟是交大出身,之前规模小,只是缺资金,如今拿了阿狸5000万融资,想来明天就会针对骑手的待遇,进行大幅调整。」
裴毅摇了摇头,他可不像寇震那样乐观。
「裴总,你的意思是,饿了幺也会给骑手开底薪、买五险一金?」
寇震收敛笑意,下意识问道。
「只要他不犯蠢,就肯定会这幺做!所以,能不能打赢这一仗,还得靠硬实力。」
裴毅冷静分析道。
高效的配送算法、稳定的订单系统、庞大的商户资源以及强大的执行力,才是筷跑成功的内核。
从用户角度出发,第一要便宜,第二配送速度要快,紧抓这两点,筷跑想输都难。
至于流量问题,裴毅根本不用操心。
一来有拼呗和橙子应用商城,二来有企鹅。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