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冷色,沉着脸吩咐道。
「如此一来,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把经验丰富的骑手都逼着倒向筷跑。」
汪慧文眉头紧锁,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在燕京,至少有三四万的零散人力,他们不干,有的是人干!」王鑫淡淡说道。
这与地推团队的『人海战术』一模一样,人数上去后,再靠规模优势取胜。
「好的,我明白了。」汪慧文点了点头,没有接着唱反调。
在重要决策上,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但在老板第二次强调以后,便只能无条件支持。
汪慧文深谙职场生存之道,既然王鑫拍板决定了,他负责落地执行即可。
下午三点,美团的骑手端APP在强制更新后,增加了多条处罚措施,最低50元,最高200元。
「操!不干了!美团的定位不准,线路规划也不合理,是我们故意超时吗?」
「无所吊谓!老子再干一个月,先把附近小区和商场的地形摸熟后,马上就去筷跑面试。」
「哥几个,筷跑的骑手待遇到底咋样?我光听人说有底薪和社保,可是单价没美团高啊!」
几名美团骑手,在午高峰后,靠在电瓶车上小憩,一边抽烟,一边闲聊吹牛。
「我上周去面过,人家嫌我不熟悉路况,但工资待遇和福利制度,我都刻意打听了。」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笑嘻嘻地说道。
今年刚高中毕业的他,高考只考了160多分,连大专的门槛都没摸到,索性进了一家电子厂。
可一天两班倒,起步每天工作12小时的厂狗生活,让他体会到了赚钱不易,随后提桶跑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外卖大军。
「小江,快说说看!」另一名躺在电瓶车上假寐的年轻人,麻溜地翻身下车,递上一支利群追问道。
江皓也不客气,接过利群,夹在耳朵上,缓缓开口道:「底薪1600元,交五险一金,每三个月发一次季度奖金,根据配送单量和服务评分计算,最低1600块,最高4800块,其他还有意外险、第三者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就没有冲单奖和活动奖励吗?」年轻人问道。
「肯定有啊,你说的这些,在筷跑都是标配,做满三个月还送一份期权,相当于股票,差不多值个两三万,分四年拿完。」
江皓撇嘴不屑道。
「筷跑的待遇确实相当哇塞,但要是比单价,美团才是王者。」另一个美团骑手,冷不丁地说道。
「放屁!就拿三公里以内的订单来说,筷跑是4.5元,美团是6块,看似多了一块五,但你得算上底薪、季度奖和冲单奖励,想赚钱,还得是去筷跑!你数学不好,就少说话!」
江皓立马回怼道。
「嘁——!你小子数学好?高考六门才160分,我闭着眼瞎写都比你强。」这名美团骑手,戏谑地打趣道。
「那是老子不想学而已!」江皓梗着脖子,脸色涨红地嘴硬道。
「噢,是吗?」
「哈哈哈,小江,那你回去复读,给大家考个清北瞧瞧。」
几名骑手嘻嘻哈哈地调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