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东北大区……」

其中,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经营时间最久,订单量和用户渗透率也最高,东北和华南地区刚开城一周时间,合在一起才60多万单。

但限于2012年的智慧型手机保有量,哪怕吞下全国的网约车市场,日均订单量的极限也只有800万到1000万单。

天花板触手可及!

十几分钟后,程伟星放下滑鼠,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然后看向市场部的负责人问道:「对了,程维那家伙被李彦洪赶出嘀嘀后,最近在忙什幺?」

与程维相比,向海龙给他的压力骤降。

尽管程维在技术领域的掌控力稀烂,但对方好歹是华供铁军出身,营销推广方面的功底极为扎实。

在他看来,若不是大老板在背后帮他拿下高德地图的数据资源、提供智能订单派发系统和企鹅的流量入口,快的和嘀嘀之间,谁胜谁负,还是个未知数。

「我听燕京的投行朋友说,程维又弄了一个滴滴单车,在王府井、西直门和朝阳门三个地铁站,投放了300辆自行车。」

快的打车的市场部负责人陈浩闻言,笑着回道。

自行车?

程伟星一怔,认为程维的新项目,看上去有些魔幻。

可他转念一想,像燕京这样的超大市场,地铁站附近的房租高,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白天CBD工作,晚上城中村睡觉。

共享单车确实能无缝衔接公交站到地铁站的短距离出行需求。

一个公司的价值归根到底取决于你服务多少人,你给这些人创造了多大的价值。

显然,程维的滴滴单车,有效解决了公共运输末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拿到融资了吗?」程伟星又问道。

「据说创新工场的李复开给他投了5000万。」陈浩耸了耸肩道,一脸无语。

「这项目,保不齐还真能做起来!」程伟星语气笃定道。

另一边。

程维带着滴滴单车的管理人员,在燕京的大街上骑着共享单车,实地测试产品使用流程。

第一代的滴滴单车,通体刷了一层橘红色的车漆,摆放在地铁站的停车位上极为醒目,车身印着『滴滴单车』四个字,车把的连接处和尾部的机械锁上,均贴着这辆车的编号。

用户打开APP,输入编号,就能获得机械锁的密码。

程维一开始想用智能锁,通过发送简讯的方式来实现解锁过程,但这幺做,就涉及到了成本和智能锁的供电系统,一番权衡之下,他还是选了经济实惠的机械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