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果断否定橙子科技的硬体属性,本质上是因为纯硬体公司根本撑不起2400亿美币的天价市值。
估值需要足够的想像空间,而「手机+智能硬体+IoT平台」的组合,正是他给投资人画的一张大饼。
当然,他也没完全瞎扯。
从表面看,橙子科技确实像一家销售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和数码周边的硬体公司。
但实际上,公司还握有云速快递柜的整条专利链,且已准备推出智能门锁、排插、摄像头这类物联网产品,这些都是支撑「综合型网际网路公司」定位的底气。
不等《国民日报》的记者作出反应,陈延森又点到了央视的记者。
「陈总,橙子科技一旦上市,将造就上百位亿万富翁、数千名千万富豪,您会不会担心员工就此失去奋斗精神?」
央视记者抛出问题。
陈延森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关于员工激励计划,公司早已设立不同层次的策略,目的是让所有参与橙子科技发展的人,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对员工而言,只需在工作期间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做好分内事即可。
另外,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股票,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员工。在我看来,上市只是橙子科技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
央视记者听完陈延森的回答,点了点头。
随后,陈延森又点了一位来自海外财经媒体的记者:「这位朋友,你有什幺问题?」
那名记者语速飞快地问道:「陈总,您好!我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橙子科技选择先在港岛上市,而非纽交所或纳斯达克?此外,面对苹果和山星在全球市场的强势竞争,橙子科技的竞争力究竟是什幺?」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既关乎公司的海外战略布局,又问到了最关键的竞争优势。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众人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聚焦在陈延森身上。
陈延森轻轻一笑,慢条斯理地回答道:「港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又与内地市场紧密相连,这对橙子科技兼顾内地与海外业务发展十分有利。
未来,当公司业务在北美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我们不排除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二次上市的可能。
而橙子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是技术研发,第二是供应链整合能力,第三是生态布局。」
陈延森侃侃而谈,应对自如。
他说得很简短,但只要对橙子科技有所了解的记者,都能理解每一句话背后的含义。
接下来,陈延森又回答了几名记者关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的问题。
十分钟的问答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陈延森擡手看了看手表,主动结束了问答环节,然后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朝着港交所大厅迈了进去。
港交所大厅内,此时人头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