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森一米八六的个子在人群里本就扎眼,身后还跟着四名身强体壮的保镖,西装笔挺,站姿如松,与超市门口拎着购物袋的客人们形成鲜明对比,想不注意都难。
「陈总,久仰大名!」余东来主动招呼道。
「这句话应该我来说,我听过胖东来的经营模式,余总愿意把六成利润分给员工,这在国内的可不多见。」
陈延森握住余东来的右手,笑着寒暄道。
「六成也不多,按营收占比算,其实也就12%到15%,沃尔玛是5%到7%,钱嘛,够花就好!」
余东来咧嘴一笑,摆了摆手道。
「余总嫌钱扎手?」陈延森戏谑地打趣道。
「陈总不是也一样吗?给筷跑的外卖员交社保、发底薪,除了补充医疗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外,还有季度奖金、冲单奖励,咱也很好奇,筷跑到底能赚钱吗?」
余东来反问道。
「钱嘛,够花就好!」陈延森把余东来刚刚说的话,又还给了对方。
两人相视一笑。
宋允澄站在一旁,好奇打量着余东来。
刚才在路上,陈延森介绍过胖东来的经营模式,在得知一家四线城市的超市售货员,每个月竟有六千多的税前收入后,顿时就震惊了。
2013年,自媒体还没迎来真正的爆发期,胖东来的名气多半局限在许州本地,换个城市,十个人里倒有九个听都没听过。
要知道,庐州作为徽安的省会,像永辉这样的连锁超市,普通员工的工资顶多也就三四千。
「这位是拼呗大客户招商部的宋允澄宋总。」
待寒暄结束,陈延森指着宋允澄介绍道。
「宋总,幸会!」余东来笑着说道。
「余总,您好。」宋允澄礼貌回应道,两人象征性地交换了名片。
「陈总,咱们先吃饭,参观的事下午再说。」
余东来擡腕看了眼表,提议道:「眼下都快十二点了,再聊下去,怕是要让你们饿着肚子逛超市了。」
陈延森应道:「那就听余总的安排,正好我也想尝尝许州的本地菜,据说胖东来自己的食堂就很有特色?」
「那可不行。」余东来拉着陈延森的胳膊,擡手指向斜对面的一块招牌道:「豫鼎轩,味道绝对正,陈总难得来一次许州,要是让别人知道,我拿食堂招待你,还不得背后骂我是小气鬼?」
两人边走边聊。
余东来确实对筷跑能否赚钱感到好奇,在他看来,筷跑外卖员的成本太高了,而筷跑外卖的入驻店铺,大概有一半都是免运费,三成运费在3到5元,剩下两成的运费在6到10元。
他估算过成本,以筷跑的商家扣点标准,即便再加上各类营销工具、付费GG等收入,扣除运营支出后,也很难盈利。
「我从来不做亏本买卖,具体利润率不方便跟余总透露,但筷跑外卖并非单一业务,高频消费场景能为团购、买菜业务带来额外的订单增量。」
陈延森不急不慢地解释。
此时的余东来,对电商行业的了解并不多。
他听着「高频消费场景」、「订单增量」这些词,眉头微微蹙起,尝试用自己的逻辑方式去理解。
说白了,跟商超的商品运营异曲同工,比如蔬菜品类不赚钱,当成引流商品,用鸡鱼肉蛋品类来拉毛利率。
或者食品保持低毛利,用烟酒、化妆品和黄金珠宝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