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每件衣服的提成涨了后,她干活也越发卖力了。
「凤凰,你们那个学习班,每天都要学什幺?」
对面的娥姐,好奇问道。
「刘老师在教我们素描。」杨凤凰如实回答道。
「画画?你们不是学做衣服吗?」娥姐愣了一下,随即又问道。
「刘老师说,先打基础,然后学面料、辅料知识,最后才能上手学服装结构和裁剪。」
杨凤凰一想到每天下班后,还得去工厂的学习班,顿时就一阵心累。
可每次想到,刘老师刚毕业,就能拿到一年二十多万的工资,以后说不定还能涨到四五十万,她又充满了干劲和动力。
累归累,可那串数字像根扎在心里的刺,既让人眼热,又催着人往前挪。
杨凤凰捏了捏发烫的熨斗把手,蒸汽氤氲里,仿佛能看见自己学会裁剪后,拿着尺子在布料上画线条的样子。
到那时,说不定也能从按件算提成的熨烫工,变成年薪几十万的设计员。
老板给了机会,若是自己不抓住,恐怕就得在工厂烫一辈子衣服。
只有真切感受到流水线工作的辛苦,才明白一个道理。
学习一点都不苦!
「哎,可惜我年纪大了,学东西又慢,真羡慕你们这些小姑娘,也是赶上好时候,遇到好老板了。」
娥姐酸溜溜地说道。
「娥姐,其实你可以报名学面料质检,工资也不低的。」
杨凤凰劝道。
「算了,我哪有时间?下班还得回家给小孩做饭。」
娥姐勉强笑了笑,随后低下头,继续忙着手头的工作。
事实上,尽管林国纶在筹办学习班时,并未对年龄作出限制,可报名学习的工人,九成都是年轻人。
超过30岁的不足一成。
有些人是有心无力,上有老下有小的担子压在肩上,下班后只想瘫着喘口气,哪还有精力啃书本学新东西。
有些人则只想干重复的简单工作,觉得现在的活计虽赚得少点,但不用费脑子,熬到点就能下班,何必折腾着学那些看不懂的面料参数、裁剪图纸。
就像车间里的另一位大姐,人快五十了,每天熨烫衣服时手脚依旧麻利,一天能熨600件。
可一提学习班就直摆手:「学那玩意儿干啥?我这双手就会拿熨斗,学设计不是瞎耽误工夫?」
也有人是担心,怕自己学不会被人笑话,怕花了时间却没长进,白白浪费挣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