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79章 伟大的中国导演,让水晶宫「第一次伟大」!

在《球状闪电》之前,问界包括路宽本人在内的所有影片,在欧洲的版权一般都交给吕克贝松的欧罗巴影业和对坎城影展影响力巨大的法国MK2。

和前者合作,算是在本地结交一个便宜行事的电影势力;

和后者合作,一方面鉴于MK2在文艺片市场的巨大影响力,相当多的华人导演如李安、贾科长都是这家公司的忠实合作伙伴。

但更多的原因是「入乡随俗」,想要在坎城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就要融入它们的游戏规则。

不能说和MK2交好在坎城就一定能有所斩获,但地头蛇总归交好是没错的。

不过这一次不同。

不像《爆裂鼓手》这样的文艺片,或者《塘山》、《历史的天空》这类民族印迹、历史倾向比较明确的影片一一这些作品属于作者电影或严肃历史题材,受众相对固定,市场天花板较低。

MK2作为深耕艺术电影发行的老牌公司,拥有庞大的艺术院线联盟网络和深厚的电影节人脉,能确保影片在核心影迷群体中获得最大曝光和长线放映,实现其文化价值。

但《球状闪电》1.2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使其成为一部必须追求全球票房最大化的商业巨制,再将欧洲三大票仓英、法、德的命脉交给一家专注于艺术电影的发行商,无异于一场豪赌。

路老板本人需要为这笔巨大的投资负全责,必须亲自掌控最能影响收益的关键环节,把欧洲的细分市场做透。

同时,在《阿凡达》内地大爆的经验上看,《球状闪电》显然也需要找到全球其他市场的「问界」,努力在IMAX等影厅占比上寻求突破。

因为对这样视效驱动的硬核科幻大片,其盈利极度依赖大规模开画,影片的IMAX和杜比全景声版本是体验核心,也是利润的关键。

这也是MK2或者法国的欧罗巴影业,在本土之外不具备的发行能力。

从坎城的开幕片扬名之后,依靠与会的各国媒体和此前的全球营销,《球状闪电》的名头算是正式打响,给团队的谈判带来了很大便利。

12号开幕的影展还未结束,问界已经和法国本地片商基本谈妥了条件。

得益于他被传得越来越响的「亚洲下一个黑泽明」的名头以及坎城爆棚的口碑,法国的发行商百代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开出的条件几乎和好莱坞大片持平。

问界团队凭藉影片的稀缺性和过硬品质,成功争取到了2000万美元的保底金,这远超一般进口片的水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考虑到影片除了客串的连姆尼森和斯嘉丽外,几乎都是全中国演员班底,这可以说百代完全是冲着导演路宽本人的号召力、影响力了。

分帐方案更为激进,法国本土票房收入制作方直接分得50%;若总票房突破6000万欧元这一极高门槛,制作方分成将跃升至60%,以激励法方投入最大资源进行市场冲刺,避免掉入「利润悬崖」。

作为对影片1MAX和顶级视效的认可,百代承诺以大规模商业开画模式运作,保证600块以上开画银幕,全面覆盖主流商业影院,并确保全法25个1MAX影厅给予至少6周的优先排片。

同时,法方承诺投入不低于1000万欧元的本地营销预算,用于电视、户外GG等大众渠道的饱和式宣传。

这一系列条款,完全基于《球状闪电》作为一部必须依靠大银幕、高票价和广泛人口覆盖来实现盈利的科幻大片的商业逻辑,彰显了法方对影片市场潜力的看好和资源倾斜,双方对于法国市场最终票房的预期在9000万美元左右。

20号当天谈判队伍抵达柏林,此前经柏林影展主席科斯利克介绍的康斯坦丁影业,也是德国最大的发行公司,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合作模式:

问界方以影片在德语区的版权作价入股,双方共同成立一家专为《球状闪电》服务的合资公司,继续拧深度绑定,问界占股70%,所有收益在康斯坦丁收回发行成本后,双方按股比进行利润分配。

考虑到后续的合作可能,以及利用这一次发行谈判的机会,把欧洲的细分市场做透的目的,路老板答应了这个条件。

作为对两度斩获金熊的中国导演的认可,康斯坦丁承诺900块的大规模开画银幕,并保证首周五晚八点黄金场的排片率不低于40%。

此外,他们还同意了问界团队一个关键要求:

问界将自动拥有影片在德语区衍生品如设定集、模型的开发优先权,这为未来开拓除票房外的收入留下了重要伏笔,法国是欧洲第二大市场,兼具商业和艺术包容性;

德国是欧洲第三大市场,科幻迷、特别是对硬核科幻的接受度很高,在这两个市场影片的票房预估在1.8亿美元左右。

5月底,团队抵达伦敦,也是此行最重要的一站点。

英国作为欧洲最大的市场,对特效科幻的接受程度最高,在此前的方案中对于英国市场的票房预估近1.5亿美元。

但英国市场的发行商对于问界而言没有太多选择,因为这个市场已经完全被好莱坞渗透。

2010年的当下,带婴全国一共90多家电影发行公司,其中好莱坞六大的分支机构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凭藉强大的资本、成熟的全球发行网络和品牌效应,主导了主流商业大片的发行。

因而此行主要是在哈维、迪士尼的协助陪同下,再寻找1-2家好莱坞以及本土最大的发行商联合运作。

五月的伦敦,空气里弥漫着初夏的湿润。

28号傍晚,位于梅费尔区的克莱瑞奇酒店宴会厅灯火通明,水晶吊灯下流淌着香槟杯碰撞的清脆声响。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由迪士尼英国公司做东的小型酒会,名义上是为刚刚结束坎城征程的路老板接风,实则是为《球状闪电》登陆英国市场搭建关键的谈判舞台。

哈维和迪士尼英国分部总裁麦可·莫伯斯主要陪同,前者是昨天专程从美国飞来的,这部影片他和迪士尼的现金投资虽然不多,但在路老板身上的「情感投资」很多。

犹太安禄山在好莱坞的公关势力无需多言,他在英国其实也颇有跟脚,和众多英国电影投资人、演员、导演都关系莫逆。

譬如斩获奥斯卡小金人的《莎翁情史》的朱迪·丹奇女爵,《纽约黑帮》的影帝刘易斯,英国影史票房冠军《偷抢拐骗》的导演盖里奇等等。

后者的另一部作品《两杆大烟枪》就是《疯狂的石头》的模仿来源,盖里奇早期的电影都有哈维的认可与发掘。

旁的不提,就拿今年米拉麦克斯和北美问界出品的《国王的演讲》来说,这部电影就是典型的「英国珍宝」:

英国历史、英国导演汤姆·霍伯、英国编剧大卫·塞德勒,和一群英国顶级演员科林·费斯、

杰弗里·拉什、海伦娜·伯翰·卡特等等。

用犹太安禄山在飞机上的话讲,你路老板来英国就等于到家哩!

「宾至如归!的确是宾至如归啊!」路老板喝着香槟在酒会上认了一圈人,这才同一气的哈维坐到桌边用些简单的餐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