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栽倒在对他过分年轻得轻视和轻敌中,忽视了他内核里那个久经世事的灵魂。
贵宾楼宾馆房间里,路老板无奈地看着姜志强和老谋子快要把自己的烟盒都掏空了。
这俩之前都自述戒烟很久了。
屋里没别人,张一谋说话也大开大合起来:「小路,有没有办法?」
路老板直言不讳:「趁着周闰发、周杰仑都还没进组,改剧本吧。」
姜志强疑惑:「怎幺改?」
「改结局,改视角,改主旨。」
「就像《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主角死了,但全片的核心意旨——苏格兰的独立达成了。」
「你的《英雄》也是,无名死了,但秦王受到了震撼,知道什幺叫民意汹汹、什幺叫匹夫之怒。」
「但《黄金甲》的结局,观众除了看了一场人性扭曲黑暗的浮世绘,看不到任何希望。」
路老板翻着手里的剧本皱眉:「商业作品都是讲究代入感的,但现在着墨比较重重的几个角色。。。似乎都担负不起这个任务。」
「皇后出轨,跟养子有不伦之恋,又怂恿儿子造反祸乱江山,最后导致他们的死亡,无法代入。」
「至于周闰发这个反派角色就更不用提了,非要找一个,我建议从元杰的角度来修改剧情。」
周杰仑扮演的这个角色勇猛果敢,重情重义,同时又有些单纯的性格底色,也颇具反抗精神。
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商业电影,这都是典型的主角人设。
但不出路宽所料,老谋子脸上的沟壑更深了。
即前文所述,这部电影是他和巩莉1992年热恋时的约定,是锁定了她视角的大女主电影。
「小路,这视角不好转换,你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路老板无奈取出烟盒中的最后一颗子弹:「如果不能更改视角,代入感就无从谈起,那只能找一些同现代社会热点联系起来的部分。」
「那就像华莱士和无名一样,元杰可以死,但不能白死。」
「他的死,要让皇权的权威受到触动,要打破尘封的宫廷陋习,让观影人群引起共鸣。」
他翻开剧本的段落举例:「高潮这里,周杰仑说儿臣赴死,不是为了王位,是为了母后。」
「这里的情绪和共鸣不够,我想可以改成儿臣赴死,是不愿永远做一个森严家族的傀儡,不愿变成你们羽翼下的可有可无的存在。」
张一谋一拍大腿:「这个思路可以啊!」
「我昨天看报纸,讲国内的第一例私塾教育案,8岁的孩子侯鸿儒被父亲侯波接走后,关在家里进行私塾式教育,每天学习7小时左右。」
「虽然在某些知识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能流利朗读《China Daily》并进行翻译等,但也导致孩子出现了严重偏科,数学能力几乎为0,还养成了孤僻和冷漠的性格。」
「影迷对黑暗的《雷雨》改编故事即便不感冒,但如果能从元杰身上找到自己的叛逆时光,能与他们被父母耳提面命引起共鸣,也是个极佳的论点和方向。」
姜志强点头:「按照路生的意思,商业片首重人设,不行就寻找共鸣和社会热点,周杰仑的元杰确实是个好的切入点。」
老谋子郑重其事地握着路老板的手使劲抖了抖:「小路!太感谢你了!现在一切都来得及,我马上让刘恒组织编剧团队改稿,到时候你再帮我看一看。」
「这都好说,你们两位先把我这盒烟报销了吧?」路老板一脸无奈地把烟盒丢进垃圾桶。
既然张一谋也搞清楚了方向,凭着他的编剧团队,路宽心知这部《黄金甲》不说能大爆,起码口碑和票房不会像上一世崩得那幺厉害。
其实归根结底来讲,《黄金甲》扑街的深层原因还是老谋子在剧本能力上的羸弱。
这是他最大的弱点,即自身的剧本能力很差,比较依赖外力。
历数他成功意义上的作品:
《红高粱》背后诺奖得主莫言;
《菊豆》、《秋菊打官司》背后是金马、金鸡的刘恒;
《大红灯笼高高挂》背后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
《归来》和《金陵十三钗》背后是奥斯卡最佳编剧严歌苓。
再去看他口碑和票房都是大扑的作品:
《满江红》、《影》、《十面埋伏》的剧本都是他带着几个信重的编剧团队成员完成的。
包括《黄金甲》,编剧是他自己和吴楠和边志宏。
至于扑到他谈都不想谈的《代号美洲豹》,是一个叫程十庆的香江企业家,《长城》的编剧是一帮美国人。
有时候并不是他的导演能力忽上忽下,是剧本质量参差不齐。
三人笑谈了一阵,青年导演突然有些面色严肃:「张导,我今天做一回恶人给你提个醒,这个张卫平似乎不是个好的合作伙伴,你得留个心眼。」
张一谋愣了几秒:「害!他就那性格,人是不坏的,十多年下来了,就是有时候艮得慌,跟韩山平都私下呛过声。」
「小路,你别放心上,我明天叫他给你赔礼道歉!」
路老板莞尔,心道你能做得了他的主才怪了,摆摆手示意算了。
真的算了?
得罪了方丈还想走?
今晚张卫平小心翼翼地冲他龇了回牙不要紧,这位心狠手辣的内地首富已经动了撬走老谋子的想法了。
这对他简直是绝户计啊!
当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从来不做。
前文提到过导演资源的重要性,甚至华艺就是凭着冯小钢这一个贺岁片大手子在影坛趟出的路。
而张一谋是什幺级别?
如果1994年不是碰上了昆汀的天才之作《低俗小说》,他的《活着》应该很大概率获奖。
老谋子也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欧洲三大的大满贯。
路宽相信只要给他合适的剧本,凭藉他的号召力和几十年的从影经验,加上问界控股的产业链扶持,又是另一个稳赚不赔的输出点。
只不过老谋子还是相当重情义,想生拉硬拽叫他和张卫平分手不可能,需得徐徐图之。
姜志强晚上喝得有些多,所幸了却一桩心事,淡定地回房休息了。
老谋子非要客气地送路老板出门,两人就在酒店走廊一头闲聊起来。
老秦人突然出声:「讲实话,我也知道转换视角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这部电影。。。巩莉的立意不能变啊。」
路老板一愣,旋即笑道:「看来这里头有故事。」
张一谋慨然长叹:「老黄历了。」
路宽调侃:「怎幺着,我让阿飞买点儿卤菜花生米,咱哥俩再喝两盅?」
老谋子嘿然:「你小子想看我笑话。」
贵宾楼底昏黄的灯光下,今晚的彩色兵马俑又有些面如土色了,陷入一段爱恨交织的回忆。
「1992年在筹备《活着》的时候,我跟巩莉去爬长城,回来以后就请人给她写《武则天》的剧本。」
「当时我亲自请了赵玫、苏童、北村三位茅鲁的常客,也是国内第一梯队的小说家。」
「剧本持续创作了四年多,但96年我跟她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情,算是不欢而散,不过要给她拍一部女皇戏的承诺没有变。」
老谋子眼神稍显浑浊了一些,掺杂了诸多莫名的情绪:「所以这部电影,算是夹杂了我的一些私货吧。」
青年导演听得哑然失笑,此事之前只有风闻,原来还有诸般内情。
老谋子心怀着陈年旧事离开,路老板摸着口袋里剩的最后一根烟,有些舍不得抽,放在鼻尖细嗅。
文人墨客,素多缱绻之情。
张一谋这样的艺术家,因各种原因,与此前挚爱失之交臂,应当是他心中一大憾事。
他不禁想到这四年来小刘和自己的爱恨纠缠。
青年导演忍不住掏出火机,烟草在火焰的轻抚下燃起亮光。
烟气袅袅升腾,如丝如缕,悠悠然在他的周身萦绕、飘散。
许久烟支燃尽,烫得他回过神来。
路老板这才慨然长叹,狠狠地拿鞋底碾灭了烟头,似是自言自语般地嘟囔了一声。
「妈的,入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