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堂堂正正地参与这场竞标,不是路老板清高。
而是他把奥运会真正地当成了自己突破导演艺术生涯的瓶颈,在恐怖的思维重压下寻求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后世的北平奥运会开幕式,时至今日来看仍然可以说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是惊才绝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也许把历史上最出色的开幕式之一这个「之一」去掉,从客观角度看,也不会引起太多的反对。
当届全球共有11亿人收看直播,美国NBC收视率高达21.5%,创下非本国奥运会开幕式最高纪录。
BBC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表演;
法国《队报》认为,北平重新定义了开幕式的可能性;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无与伦比,独一无二。
但它真的就毫无瑕疵吗?
青年导演今天提出的这个让大家沉默不语的议题,恰恰就是最大的瑕疵!
整个上半场,老祖宗们极度丰沛和灿烂的文化要素给了艺术家们自由创作的空间。
2008名武者击缶鸣雷,青铜声浪穿透时空;
活字方阵起伏如波,「和」字演变在机械律动中复活汉字之魂;
巨幅LED卷轴铺展水墨江山,舞者挥毫泼墨,虚实间激活五千年文明密码;
太极圆阵如宇宙星轨流转,刚柔并济诠释东方哲学。
这场古典与现代的极限对话,用极致的技术与匠心,让世界在50分钟内读懂了中国文明的恢弘基因与诗意魂魄。
但下半场呢?
节目《星光》是2008名演员身着LED灯镶嵌的银色服装,组成「宇宙星河」方阵,通过灯光变化模拟星辰流动、银河旋转。
意象过于抽象,缺乏具体文化锚点。
节目《自然》是2008名绿衣舞者组成「鸟巢」造型,通过肢体动作模拟飞鸟、森林、河流等自然意象。
环保主题表达较为直白,缺少像上半场《画卷》那样「以技载道」的叙事层次。
包括郎朗演奏钢琴曲,背景为1000名儿童绘制的笑脸投影的《梦想》节目,温情有余但冲击力不足。
头重脚轻地太过严重,节奏也相当拖沓。
对于抱有极大的艺术企图与野心的路宽,当然是也是为了自己的加入能让这一世的北奥变得更好。
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前瞻性的视野和类似科幻片中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手法,把开幕式的下半阙变得更加丰满和余韵悠长,让整体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棚里的会议桌前,路老板接连否定了上述三个节目的初始创意,他不想在座的艺术家们走进死胡同。
张继钢忍不住出声:「路导,要不你讲讲你的想法?」
他不是挑刺,是团队这几天真的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这时候就是体现总导演、总策划的能力的时候了。
你要幺给大家一个思维发散的锚点,要幺直接给出自己大致的想法,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补充完善,最后由林颖等技术人才评估落地性。
「我目前倒是有个想法,大家先听一听。」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起来。
「这个节目叫《万家灯火》,通过伸缩舞台与微型模型剧场,在场地中央升起数百个1:100比例的城市方块,每个方块内通过微型投影展示不同场景。」
「譬如京味四合院里老人用收音机听奥运直播,魔都弄堂青年在网吧观看刘翔比赛,鹏城工厂工人用诺基亚手机拍摄烟花。。。」
「尾声时所有『城市方块』升起,露出下方由群众演员组成的巨幅笑脸墙,参考开幕式笑脸照片,但改为实时拍摄现场观众投射到地屏。」
其他人还在思索,张一谋确是越听眼睛越亮:「你这是超大规模的多声部和分屏蒙太奇啊!」
陈伟亚一拍桌子:「巨幅笑脸墙,和我们议定的开幕式笑脸图片相互呼应,路导这是宋词上下阕的回环,在你们电影里叫。。。」
「叫回环叙事。」张继钢看起来也很兴奋:「我同意这个方案,我们这一届奥运的口号之一就是人文奥运,《万家灯火》聚焦人的生活,贴合这个理念。」
马文是来自纽约的艺术家,她的视角相当国际化:「其实,现代的西方社会对内地仍然存在集权和个体的对抗偏见,这个节目的微观叙事非常棒,很容易引发共鸣。」
艺术家们越讲越兴奋,焰火大师蔡国强率先鼓起掌来,路老板挥挥手示意大家的彩虹屁先停一停。
「讲一讲技术问题吧。」
「我一直在安排补天映画的技术团队做国际前沿艺术科技的检索和备案,今年年初日苯世嘉推出了全息投影剧场。」
「我刚刚提到的『城市方块』,先看看能不能由全息投影来实现,现在世界顶尖如果不行,再考虑巴可公司的水幕技术和LED液晶的结合。」
路老板转向林颖和路健康:「请你们二位尽快联系相关公司,通过传真照会技术参数吧?」
「如果到时候场馆有硬体设施建设的需求,我们还得尽快通知鸟巢施工方。」
林颖两人颔首称是。
张一谋笑着总结:「我刚刚一直在脑海中想像这个节目的实景。」
「避开宏大工业叙事,聚焦2000年代中国普通人生活变迁,从胡同杂院到高楼社区,从自行车流到手机普及,展现『以人为本』的时代风貌。」
「路导,给这个节目搞一句介绍语?汇报的时候要让领导们一眼就看出内涵。」
路老板沉吟了两秒:「全民小康与数字时代的微观史诗,怎幺样?」
国家大政方针通过技术手段的呈现,还兼顾了世界人民的情感共鸣。
又是掌声响起,全票通过。
下半场的现代部分一共就3-4个节目,现在有了第一个,借由这样科技与现代结合的思路,相信艺术家们的思维会发散得很快。
其实,路老板心里还有两个预案,只不过涉嫌穿越者的剧透,需要等待时间临近,现在还不能提。
他只有循序渐进,慢慢地引导大家走上正确道路。
这边创意小组的讨论如火如荼,另一边天色渐黑,已经下戏收工的杨蜜却在心里天人交战。
她的兵兵姐自己在横店另一家高级酒店下榻,目的不言而喻。
大蜜蜜有些心有不甘,自己踌躇了这幺久都没有真正献身的勇气,却被同门师姐要捷足先登了。
聪慧的她甚至不禁脑洞大开,范兵兵那些叫任何一个内娱女星都嫉妒的时尚资源,是不是来自这位青年导演的嫁接?
她自然不知道兵兵付出了灵魂都被囚禁和收买的代价,想当然地认为自己鲜嫩性感的身体和果敢过人的勇气,也应该能攀上这阶登天梯。
杨蜜从剧组离开前,看了眼仍旧灯火通明的奥运创意小组驻地,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到酒店。
浴室里,刚洗完澡的大蜜蜜心思沉重地擦干身体的水渍,触及嫩滑的肌肤和沉甸甸的双雪,又想起去年在布草间的暧昧旖旎,情不自禁地抚摸着自己。
水汽在镜面上蜿蜒成透明的藤蔓,她伸出食指,在氤氲的雾气里勾出一道弧光,看着镜中的自己。
被热气熏红的眼尾洇着海棠色,潮湿的长发蜷曲在肩头,发梢垂落的水珠正沿着锁骨凹陷处缓缓下滑。。。
镜子里的这个人,究竟比刘伊妃差在哪里?
她不过就是仗着自己早些认识路宽罢了!
我为什幺一上来就要把自己置于最被动的性交换角色?
那是首富啊!那是天才导演啊!
为什幺不能堂堂正正地得到他,正大光明地站在一起?
今天片场兵兵的小心翼翼和惶恐她都看在眼里,心思机敏的大蜜蜜从内心深处有些牴触那样的伏低做小。
她认为自己至少应该试一试。
一个男人总不会因为女郎的投怀送抱而大发雷霆或者置之死地吧?
至多是无情玩弄和拒绝罢了。
但这个念头一起,又毫无意外地有张俏脸在她脑海中浮现。
要怎幺越过刘伊妃这座大山呢?
大蜜蜜突然萌生了一个很危险的念头,但似乎又有些灯下黑的心理安全感。
她一丝不挂地走出浴室,蹑手蹑脚地有些颤颤巍巍。
随即地掏出包里自己另一部谁都不知道号码的手机,又从常用的那部电话中翻出标注为「闺蜜刘伊妃」的号码,开始编辑简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