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03章 角色审判会,未来花木兰

问界大厦七楼会议室,工作人员简单地挂了个「欢迎《球状闪电》各位演员同志莅临指导」的横幅,措辞比较古板、客气。

有底气、格局的大公司,一般都不吝于向来宾展现自己的谦逊,或者说,当黄小名、段毅宏等相对年轻的演员正式踏入这座大厦时,他们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从2001年开始就崭露头角、2004年堪堪登顶国内电影制作巅峰,此后就一直称王称霸的存在。

对于圈内包括演员、灯光、摄影等所有电影业工作链条上的从业者而言,这座大厦代表的就是业界顶级水平和逼格。

大家经常能听到一些有趣的传闻。

譬如问界大厦食堂饭菜的质量之高、环境之好,甚至有时候区里领导开大会都会商量临时借用聚餐,这体现的是问界体系同上层、基层机关的良好关系;

譬如每到晚上九、十点钟,附近的计程车都会争先恐后地在大楼底下齐聚排队,因为从2005年开始,问界就开始给员工提供免费晚餐和加班打车费报销的福利;

譬如问界严密的安保制度,特别是智界合署办公之后,有着多项专利的技术部门实行了RFID工卡+指纹双认证、USB禁用、水印追踪系统等等。

特别是一个大数据研发部门,有着十几名外籍员工,是现在公司里最神秘的所在。

黄小名等人踏入问界大厦,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出了七层电梯。

看到「莅临指导」这样的谦辞,反倒叫他们以更加谨慎的姿态来面对今天这次会面。

和路宽这位国际知名导演的第一次工作会面。

黄小名、段毅宏等人还没进入会议室,就听到李幼兵宽厚沉稳的嗓音。

拖在最后的段毅宏情不自禁地看了眼手机,离约好的9点甚至还差10分钟,自己几人这算是被动迟到了。

「李老师,《惊天动地》拍得怎幺样?」

李幼兵怀里抱着茶杯,一看茶垢就是老家伙式儿了:「主旋律嘛,按部就班地拍,只是再重温一次地动山摇,叫人感慨啊!」

这说的是地震题材的纪念电影,今年年初开始拍摄,准备在2009年5月12号一周年时上映。

李幼兵饰演抗震救灾前线总指挥梁志东中将。

路宽和李幼兵很早就认识,因为这一世的问界在2004年就筹拍了《亮剑》,彼时也是靠这部作品打响了旅游卫视黄金档的名头。

黄小名三人面面相觑,有些拘谨地刚想敲门,身后传来一个雀跃的女声。

「你们站这儿干嘛?进去呀?」

几人回头,是挺着大肚子的刘伊妃跟周讯,两人刚刚在问界食堂吃完早饭。

「伊妃啊!你都这样了还到处跑啊?」黄小名看得有些惊悚,他面前的少女不但肚子比《让子弹飞》首映时大了些,似乎身高都长了点。

这是因为孕期分泌的松弛素会使骨盆韧带和脊柱关节松弛,导致椎间隙轻微增宽,从而暂时增加身高。

现在穿着平底鞋的刘伊妃,真实身高在173左右,加上女孩腿长的视觉效果,看得黄小名有些压抑。

此刻的他和彼时的杰仑心理活动类似,身材中等的男星在刘伊妃身边,高大伟岸的形象很难塑造得出来。

段毅宏在黄小名的介绍下和两人问好,小刘一本正经道:「我现在活动地点严格受限,只有家里、公司、医院,别的地方我也去不了啊。」

「你们上午搞剧本围读,当然要来凑凑热闹,怎幺说我也是通读过剧本的呢,兴许能帮上点儿小忙。」

周讯揶揄:「读了也没用,现在角色是我的了。」

「不过有柏林影后给咱们配戏读旁白,这个咖位还是拉满了,哈哈。」

众人谈笑了两句,一起走进会议室。

李幼兵、辛柏青、路宽三人回头,后者起身笑道:「欢迎啊,大家。」

段毅宏在三年前的《士兵突击》里就见过路宽,只是没有太多接触,关于这位天才导演的印象,都是从王保强等人嘴里听到的。

他面色有些拘谨:「不好意思路导,我们迟到了。」

「你们早到了,现在还不到九点。」路宽笑道:「下次还是卡着时间来,别像李幼兵老师这样,早早就过来聊剧本,搞得我早饭都没吃好。」

「哈哈哈!」

李幼兵:?我的义大利炮呢?

这位老戏骨知道他在玩笑,也知道这是给几位首次合作的男演员放松情绪。

这个场景叫他想起了1985年,27岁的自己第一次参演电影《死证》时的异常紧张。

眼前这几位青年演员虽然已经不是嫩雏,但毕竟面对这样的大导演,心里还是有些发怵。

诚然,这和路老板在业界的权势有关。

但对于段毅宏、冯远争、辛柏青这类喜欢钻研的优秀演员而言,他们固然因为路宽的权势而忐忑,但更因他对表演的严苛追求、对电影艺术的极致雕琢而心生敬畏。

他们知道,眼前这位还未到三十岁的导演,在专业上是国内最顶尖的存在。

面对他妙到毫巅的镜头把控、近乎偏执的细节要求,这些平日里以「戏痴」着称的演员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容不得丝毫含糊。

人已到齐,几位演员在会议室里依次坐开,这就是《球状闪电》的主演阵容了。

年龄和形象契合度不用多谈,在艺德和演技上也是国内适龄演员中最顶级的存在。

但作为商业片来讲,《球状闪电》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四年前的《异域》都有莱昂纳多打底,这次的全华班阵容,顶多加上影帝刘易斯等电影中外国角色的客串,如何保证全球票房?

这就涉及到科幻电影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着性改变,即对传统「巨星依赖」路径的颠覆,转而通过独特的商业属性构建逻辑。

譬如导演的号召力、技术革新和世界观叙事为核心驱动力等等。

就像是卡梅隆《阿凡达》的主演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等任,虽有一定知名度,但远非一线巨星。

萨姆后来好歹还有《血战钢锯岭》这样的作品,但索尔达娜这位女主,国内观众就算看过很多次电影,也很难记得住她的名字。

因为卡车司机的选角逻辑是演员服务于角色:

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演员的表演被转化为纳美人的形象,演员个人特征被大幅弱化,观众记住的是「蓝皮肤战士」而非演员本人。

《球状闪电》亦是如此。

但同《阿凡达》不同的是,《球闪》是通过对科幻概念的构造、宏大世界观的展开,以及深入电影内核的民族叙事来实现的。

虽然刘慈心的《三体》才写到第一部,甚至这一世是在北平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中收到了「升维、降维」的启发,但《球闪》是完全可以作为《三体》系列的前传而存在的。

因此,卡梅隆通过技术手段消解演员存在感;

而路宽则通过思想性命题、世界观构建,让角色成为意识形态容器,殊途同归地实现「去巨星化」的科幻表达。

他需要的是能够完美展现人物特性的优秀演员,一起去创作出一部瑰丽、壮美的科幻巨制。

像《异域》中小李子一类的偏流量代表,在选角逻辑上是要居于次要位置的,当然莱昂纳多本身演技也并不差,只是被那张脸抢了风头。

「好,大家应该都读过原着和剧本了。」路宽拿起写着密密麻麻小字的纸稿,「各位都是专业演员,经验丰富,特别是李老师,已经从业快三十年了。」

「我认为不能拿普通演员的要求来对待大家,所以今天这个剧本围读,我想换一种方式。」

包括刘伊妃在内,所有人都有些懵逼地擡头看着这位青年导演,无端地有些紧张起来。

毕业多少年了,又有这种熟悉的感觉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