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无非是提前退休
亚洲苦韩流久矣,歌坛尤甚。
1999年韩国歌手李贞贤因为喜欢在小拇指上戴麦唱歌炒作走红。
进入2000年后,她成为亚洲最红女歌手,一代人心中的韩流鼻祖,被戏称用一根小拇指撬动了整个亚洲的流行乐。
当时国内几乎所有广播电台都在放她的歌,也上过不少次《同一首歌》,她的扇子舞、小拇指戴麦也成为歌迷竞相模仿的对象,就像2009年风靡大江南北的「Gee Gee Gee」和《Sorry,Sorry》的搓手舞。
那一年,香江歌手郑秀文已经在华语乐坛唱了十年,依然不温不火。
直到她的经纪公司买了李贞贤的《换掉》原曲,才有了后来唱响了大街小巷的《眉飞色舞》。
文化总是与正智息息相关,我们所称的「韩流」的政策根源在哪里?
1998年,韩国举国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家电、汽车等传统支柱产业式微,全国先后有9家银行和3个财团倒闭。
时任总统大中提出了「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口号。
从1999年开始,官方接连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等多部法律法规,韩国的娱乐业就此起航。
为何在2009年的当下,韩流又显得如此凶悍势大,以至于在正面竞争中占了下风的马芸苦心积虑地要给马画藤兜售「引入外援」的概念?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十年一个循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棒子叫苦连天,韩国政府也继续寄希望于娱乐业的对外出口。
2008年,韩国修订《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增设「危机应对条款」,允许文化企业以智慧财产权为抵押获取紧急贷款;
2009年,韩国通过《广播法修正案》,强制要求KBS等几大电视台将30%的预算用于外购内容,刺激韩剧向中国等亚洲国家输出;
除此之外,还有规模达5000亿韩元的「文化产业紧急稳定基金」,优先支持已有对华合作项目的娱乐公司如SM、JYP,用于支付艺人海外活动保证金。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我们才会看到2009年的中韩合作论坛的诞生——
徽省卫视和KBS电视台签署了韩剧包年采购协议,引入了《妻子的诱惑》;
湘台在《金鹰独播剧场》播出《花样男子》,收视率破5%,GG收益超2亿人民币,这部剧捧红了很多韩国艺人,李敏镐走红后还被邀请上了春晚。
2009年的当下,在地缘政治友好,韩国内部的强烈政策导向下,韩流轰轰烈烈地破门而入,加上湘台等地方卫视的合流、支持,肆虐更甚。
——
4月29号晚10点,开福区德雅路,湘台总部。
刚刚接待完企鹅公司一行的欧阳常青,心思沉重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副台长张华立、天娱传媒总经理姚佳和她的丈夫陪同。
再是自己亲手提拔、信重的女下属,总要顾及些影响的。
企鹅来人,意欲和湘台旗下的天娱达成合作,进行包括当红的韩国艺人和组合营销宣传在内的深度合作。
今天谈完事、喝完酒,但决定还未做,于是大家便一同心事重重地回大本营来。
喝几杯浓茶、话事,权当是解酒了。
企鹅最终还是决定试探性地引入韩流,作为对抗问界明星战略的抓手,但为何要找天娱,而不是直接对接韩国经纪公司?
就如同刘伊妃和周杰仑等人在杨思维的操作下进行的深度营销一样,娱乐产业也是有专业壁垒的。
如果牧场和炫舞等游戏只是需要代言人,大可以直接对接SM等公司,但现在企鹅想要的是一系列包括内容策划、明星经纪和线下活动执行的专业团队。
需要专业化地运作代言、游戏植入,设计符合中国市场的宣传策略。
湘台本就是韩流登陆内地的大本营,又熟悉国内娱乐生态,能高效对接审查和引导粉丝文化。
更重要的是,去年《一起来看流星雨》在收视率、GG营销上把湘台的《我的女孩》打败后,湘台身后的这个追兵已经愈发迫近了。
张华立今晚喝得有些多,神色也颇为激动:「台长,企鹅的《QQ炫舞》需要韩方代言人,加上他们在牧场游戏上的被动,这才找到我们,我认为是双赢啊!」
「张台长,这事儿没那幺简单。」姚佳无奈提醒了一句。
这幺多年了,她是从2002年问界和湘台合作《仙剑》就接触到的路宽,从一开始就领教过这位的手段。
更别提他现在的权力和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