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包括未来对韩流的遏制性政策出台。

或许北平电影节的成功举办,就是这条路上的登山梯也不一定。

青年导演不吝于表达自己的支持:「不敢谈指教,我也就是在外面厮混的时间长了些,我个人非常支持和乐于看见这样的文化盛事,特别再过三个月就是北平奥运会一周年,我们的首都的形象、口碑现在在世界上都非常好。」

「现在上面主要的考虑和方向是什幺?目前国际电影节有四种类型,北平要做哪一类?」

蔡复潮面色微敛,知道和这样的专家讲虚头巴脑的大道理没用,想要请他出面为电影节站台,就不能只做些表面文章。

事实上,路宽提出的问题也很切实际——

不谈目的,何谈路径。

国际电影节分为ABCD四类,这是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出台的认证标准,从A到D并不是高下之分,而单纯是功能定位和主题性质的区别。

收片最广的自然是欧洲三大代表的A类,设有主竞赛单元,但无特定主题限制,接受全球各类题材影片参赛,目前的魔都电影节也分属此列;

B类电影节通常聚焦特殊主题,譬如韩国的釜山电影节聚焦「亚洲新人」,只接受导演前两部作品;

雪梨电影节聚焦「独立电影」,孵化了包括昆汀在内的很多独立电影人;

锡切斯电影节聚焦「奇幻恐怖」,参赛影片均属此题材。

以上两类都设有竞赛单元,到了C类就纯粹以展映为主,主要目的是提供交易市场;

D类范围更小,通常专注纪录片或短片领域。

不出所料的,蔡复潮毫不犹豫地道出A类的举办目标,但也很谦虚地问面前这位青年导演的意见。

「蔡市长,我就问一个问题。」路老板笑道:「北平的国际化程度和电影文化氛围,有和欧洲三大相比的可能性吗?甚至比国内已经存在的魔都电影节,也不能说有多少优势吧?」

「办电影节其实就像开饭店,欧洲三大和奥斯卡因为西方话语权主导下的电影文化发展和商业氛围,这幺多年一直在国际上独占鳌头,大家都认可这三家的菜——」

「柏林偏政治和社会性,叫政治管教所;威尼斯偏艺术和先锋,叫先锋茶话会;坎城偏商业和艺术结合,叫噱头拍卖行。」

路宽尽量用比较婉转的语气给这领导解惑:「如果是咱们北平来开这个饭店,蔡市长认为应该做什幺菜?」

「这……」蔡复潮愕然,他不好说上A类是集体的决定,甚至不会有人提出反对。

国内的环境,不能指望帝都办个电影节还要畏畏缩缩,但没有具体思路肯定是路边一条,根本没有折腾起来的可能,白白耗费人力物力。

蔡领导还是比较务实,沉声道:「路导,以你对体质的了解,我想不难猜出答案,但我也在犹疑,如果真的办了A类,我们究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导演和佳片究竟有多大吸引力?」

可以说是没有。

「领导,包括欧洲三大在内的A类无一例外要求全球首映,他们挑完了是东京、圣丹斯挑,一层层下来,我们这样的新电影节说难听的连破烂都捡不到。」

路老板苦笑道:「也许我这话说得有些妄自菲薄,但我认为重点还是开头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什幺?」

「电影节就是文化推广和输出,提高城市和国家文化影响力,花了钱就要听响,无论是钱袋子还是书袋子,北平如果要办电影节,我们真正的优势其实只有一样。」

他没有给领导搞饥饿营销,直截了当地给出答案,也是历来拿出去忽悠好莱坞电影人的答案。

「就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急速膨胀。」

青年导演耐心解释:「2008年全球第一北美市场总票房98亿美元,第二日苯18.79亿美元,我们是9.5亿美元,第一次进入前十,但已经直接排到第七。」

「但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速一样,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速简直让西方电影人惊叹,无论我什幺时候和他们交流,无论是欧洲还是好莱坞的电影人,都无一例外地投来关注目光。」

随着话题深入,路老板开始夹带私货:「北平电影节的调性无非两种,要和欧洲三大拼艺术,还是走务实的商业路线?」

「拼艺术,以我们的审查标准,我想稍微激进和先锋一些的电影不大剪根本不可能放映。」

蔡复潮奇道:「那要走纯粹商业化路线呢?」

「那就不用考虑A类,找一个主题做B类,或者直接做以展映为主的C类!」

「就像我们的魔都世博会一样,吸引『万邦来朝』,把北平电影节做成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你说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还有体质中人能拒绝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行事导向吗?

蔡领导大感兴趣,复有有些犹豫道:「路导,你的专业能力我是绝对相信的,你说实话,真有这个可能吗?」

路宽笑道:「按照今年这样的增速,别说刚进前十了,十年之内超越老美不是问题。」

「现在全世界最大的C类电影节多伦多就是背靠北美市场做起来的,今年金融危机影响太大,电影资金匮乏,就我所知很多本想去威尼斯的导演都选择去多伦多,毕竟活着才是硬道理。」

「中国电影如果做到世界第一,北平电影节凭什幺做不到世界第一?」

见蔡复潮已经完全沉浸在宏图大业的美好向往中,路老板图穷匕见:「再一个,做商业类的展映类电影节也不代表不专业,我倒是有个建议……」

「你请讲!」

「我建议,泛亚电影学院作为北平电影节的主要协办单位,为电影节提供包括嘉宾邀请、国际宣传、奖项评定在内的专业服务!」

路老板舌灿莲花:「亚洲电影学院明年九月就是第一届学院的毕业仪式,目前国内的两位学员,陆洋已经操刀《绣春刀》,郭凡过两个月就会进组跟我一起拍完《球状闪电》。」

「我们初步决定年底之前,和迪士尼、韩国希杰娱乐、日苯东宝再投资一部预算不亚于《球状闪电》的科幻片,和《球闪》一样,会在中日韩和北美、欧洲同步上映。」

「泛亚电影学院的导师、资方、学员的综合能力,完全能担此重任。」

蔡复潮瞳孔微缩,他知道这是面前这位中国电影的「播种者」要开始收获了。

所谓的电影工业化的要素——

电影公司,问界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但仍旧在特效技术上有追赶需求;

演员和导演,前者属于全球选材,最稀缺的导演资源除了问界的宁皓等人,现在又有了两位成色待检的新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